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22页 |
一、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现状 | 第13-15页 |
二、AMI后早期心力衰竭增加AMI住院病死率 | 第15-17页 |
三、AMI后早期心力衰竭的诊断 | 第17-22页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第22-28页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22-23页 |
第二节 方法 | 第23-28页 |
第三章 结果 | 第28-41页 |
第一节 心力衰竭组与非心力衰竭组的比较 | 第28-32页 |
1. 一般资料的比较 | 第28-29页 |
2. BNP动态变化规律 | 第29-32页 |
第二节 AMI发病后BNP峰值浓度的相关因素分析 | 第32页 |
第三节 BNP对AMI早期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 第32-39页 |
1. BNP浓度与Killip分级的相关性分析 | 第32-33页 |
2. BNP与Killip分级诊断临床心力衰竭的一致性分析 | 第33-37页 |
3. 传统BNP临界值诊断AMI早期心力衰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析 | 第37-38页 |
4. BNP预测AMI早期并发心力衰竭的临界值 | 第38-39页 |
第四节 超声心动图测定的心功能指标与BNP及Killip分级的相关性分析 | 第39-41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1-50页 |
一、心力衰竭与BNP | 第41-44页 |
二、AMI后BNP的动态变化规律 | 第44-45页 |
三、BNP对AMI早期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 第45-48页 |
四、超声心动图测定的心功能指标与BNP及Killip分级 | 第48-49页 |
五、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49-50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9页 |
附录 英中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59-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