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11-13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8页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20-26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20-23页 |
2.1.1 西北地区 | 第20-21页 |
2.1.2 基层政府 | 第21-22页 |
2.1.3 公共服务能力 | 第22-23页 |
2.1.4 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 第23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3-26页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23-24页 |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24-25页 |
2.2.3 公共选择理论 | 第25-26页 |
第3章 西北地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现状 | 第26-40页 |
3.1 西北地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基本情况 | 第26-30页 |
3.1.1 西北各省区基层政府构成情况 | 第26-27页 |
3.1.2 公共服务政策法规执行力度加强 | 第27页 |
3.1.3 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数量增加 | 第27-29页 |
3.1.4 基础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 第29-30页 |
3.1.5 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 | 第30页 |
3.1.6 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健全 | 第30页 |
3.2 西北地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存在的问题 | 第30-35页 |
3.2.1 满足公众需求能力不足 | 第31页 |
3.2.2 公共服务投入不足 | 第31-32页 |
3.2.3 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单一 | 第32页 |
3.2.4 公共服务供给不均衡 | 第32-34页 |
3.2.5 公共服务质量偏低 | 第34-35页 |
3.3 西北地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原因 | 第35-40页 |
3.3.1 特殊地理条件的制约性 | 第35页 |
3.3.2 公共服务意识薄弱 | 第35-36页 |
3.3.3 公共服务职能转变不到位 | 第36-37页 |
3.3.4 公共服务管理体制不完善 | 第37页 |
3.3.5 基层政府财力不足 | 第37-38页 |
3.3.6 基层政府群众基础薄弱 | 第38-40页 |
第4章 国内其他地区提升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借鉴 | 第40-45页 |
4.1 其它地区提升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举措 | 第40-42页 |
4.1.1 广西构建村级公共服务综合平台 | 第40-41页 |
4.1.2 四川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提高公共服务效率 | 第41-42页 |
4.2 国内其它地区提升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经验总结 | 第42-45页 |
4.2.1 转变和优化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 第42-43页 |
4.2.2 构建多元化公共服务体系 | 第43-44页 |
4.2.3 充分调动基层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 第44-45页 |
第5章 西北地区提升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对策 | 第45-56页 |
5.1 强化基层政府公共服务理念与意识 | 第45-47页 |
5.1.1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服务理念 | 第45-46页 |
5.1.2 提升基层政府公务人员的公共服务意识 | 第46页 |
5.1.3 优化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 第46-47页 |
5.2 科学规划和管理基层政府公共财政 | 第47-51页 |
5.2.1 大力发展地区经济以提供财力保障 | 第47-48页 |
5.2.2 明确基层政府财政权力 | 第48-49页 |
5.2.3 提高基层政府预算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 第49-50页 |
5.2.4 健全公共财政的监督管理机制 | 第50-51页 |
5.3 提高公共服务主客体的参与力度 | 第51-54页 |
5.3.1 充分发挥基层政府公共服务的主体作用 | 第51页 |
5.3.2 推进公共服务主体多元化 | 第51-52页 |
5.3.3 提高基层群众参与公共服务的积极性 | 第52-53页 |
5.3.4 增强基层群众对政府公共服务的监督意识 | 第53-54页 |
5.4 增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的长效性和有效性 | 第54-56页 |
5.4.1 完善基层政府的长效管理体制 | 第54页 |
5.4.2 增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的有效性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作者简介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