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引言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会计监督的涵义 | 第10-11页 |
1.2.2 基层政府会计监督现状 | 第11-12页 |
1.2.3 基层政府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1.2.4 完善基层政府会计监督体系对策 | 第13-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7页 |
1.4.1 创新点 | 第17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7页 |
1.5 研究范围界定 | 第17-18页 |
2 基层政府会计监督的基本理论 | 第18-35页 |
2.1 基层政府会计监督相关理论 | 第18-21页 |
2.1.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8-19页 |
2.1.2 受托责任观 | 第19-20页 |
2.1.3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20-21页 |
2.2 基层政府职能与会计监督含义 | 第21-23页 |
2.3 基层政府会计监督主体 | 第23-25页 |
2.3.1 内部会计人员 | 第23-24页 |
2.3.2 上级政府 | 第24页 |
2.3.3 外部社会公众 | 第24-25页 |
2.4 基层政府会计监督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25-28页 |
2.4.1 合法合规性原则 | 第25-26页 |
2.4.2 公正公平性原则 | 第26页 |
2.4.3 成本效益性原则 | 第26-27页 |
2.4.4 重要性原则 | 第27-28页 |
2.5 基层政府会计监督内容 | 第28-31页 |
2.5.1 会计基本操作规范性监督 | 第28-29页 |
2.5.2 财政资金全过程监督 | 第29-30页 |
2.5.3 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 第30-31页 |
2.6 基层政府会计监督目标 | 第31-35页 |
2.6.1 提高基层政府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 第32-33页 |
2.6.2 提高基层政府财政透明度 | 第33页 |
2.6.3 提高政府履职绩效及资金使用效率 | 第33-35页 |
3 基层政府会计监督现状和分析 | 第35-45页 |
3.1.内部监督现状 | 第35-36页 |
3.1.1 会计人员的执业水平有限,监督行为受到一定的制约 | 第35页 |
3.1.2 对违规现象处罚力度不够,成本效益率较低 | 第35-36页 |
3.2 外部监督现状 | 第36-45页 |
3.2.1 社会公众的会计监督现状 | 第36-42页 |
3.2.2 会计信息需求的内容 | 第42-43页 |
3.2.3 上级政府会计监督方式 | 第43-45页 |
4 完善基层政府会计监督的对策 | 第45-64页 |
4.1 改善监督条件 | 第45-49页 |
4.1.1 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 | 第45-46页 |
4.1.2 提高执法效率 | 第46-47页 |
4.1.3 完善举报制度 | 第47-48页 |
4.1.4 适当引入奖励机制 | 第48页 |
4.1.5 上级政府完善监督方式,为社会公众的举报提供保障 | 第48-49页 |
4.2 加强内部会计人员管理 | 第49-52页 |
4.2.1 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打造高素质会计队伍 | 第49-50页 |
4.2.2 认真学习贯彻会计法律法规,提升法制化水平 | 第50-51页 |
4.2.3 建立诚信档案、问责奖惩制度,提高会计人员责任感和积极性 | 第51-52页 |
4.3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 第52-56页 |
4.3.1 优化内部环境,为优化内控制度创造良好条件 | 第53-54页 |
4.3.2 重视风险评估,降低日常工作风险 | 第54-55页 |
4.3.3 加强日常控制活动,减少违规现象的发生 | 第55页 |
4.3.4 增强内外部信息与沟通,使得信息得到有效传递与交流 | 第55-56页 |
4.4 完善基层政府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 第56-64页 |
4.4.1 有效利用权责发生制 | 第56-58页 |
4.4.2 财政资金分类报告 | 第58-60页 |
4.4.3 财政支农资金使用过程报告 | 第60-62页 |
4.4.4 完善会计信息披露方式 | 第62-64页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附录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就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