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2 天然气管道输送的研究概况 | 第8-11页 |
1.2.1 天然气管道输送的发展概况 | 第8-10页 |
1.2.2 气液两相流管道输送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涡流的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1.4 国内外涡流工具的研究与应用 | 第12-13页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地面输气管道涡流装置涡流理论研究 | 第15-26页 |
2.1 涡流装置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15-16页 |
2.1.1 涡流装置结构组成 | 第15页 |
2.1.2 涡流装置的工作原理 | 第15-16页 |
2.2 涡流装置工况参数与结构尺寸参数 | 第16页 |
2.3 涡流装置涡流的产生机理 | 第16页 |
2.4 涡流装置的理论研究 | 第16-25页 |
2.4.1 涡流湍流的运动方程 | 第16-18页 |
2.4.2 涡流衰减规律 | 第18-20页 |
2.4.3 地面输气管道涡流装置进口处液滴的受力分析 | 第20-21页 |
2.4.4 液滴离开涡流装置时离心力方程 | 第21页 |
2.4.5 地面输气管道涡流装置涡流衰减流场压降理论研究 | 第21-23页 |
2.4.6 地面输气管道防积液涡流装置涡流持续距离理论计算 | 第23-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防积液涡流装置流场数值模拟与分析 | 第26-38页 |
3.1 计算流体动力学简介 | 第26-27页 |
3.1.1 FLUENT概述 | 第26页 |
3.1.2 ANSYS Workbench简介 | 第26-27页 |
3.2 地面输气管道涡流装置的湍流流动模型 | 第27-29页 |
3.2.1 标准的k-ε模型 | 第27页 |
3.2.2 带修正的Realizable k-ε模型 | 第27-28页 |
3.2.3 雷诺应力模型(RSM) | 第28-29页 |
3.3 几何模型的建立及模拟参数 | 第29-31页 |
3.3.1 几何模型的建立及流域网格的划分 | 第29-30页 |
3.3.2 计算模型的选择 | 第30页 |
3.3.3 边界条件 | 第30-31页 |
3.3.4 数值模拟介质物性参数 | 第31页 |
3.4 湍流参数的计算 | 第31-32页 |
3.5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32-3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涡流装置结构尺寸的正交试验 | 第38-48页 |
4.1 正交试验简介 | 第38页 |
4.2 正交试验的特性 | 第38页 |
4.3 安排正交试验的步骤 | 第38-39页 |
4.4 正交试验设计 | 第39-41页 |
4.4.1 确定因素水平 | 第39-40页 |
4.4.2 试验方案设计 | 第40-41页 |
4.4.3 试验指标的选择 | 第41页 |
4.5 正交试验方案分析及优化结果 | 第41-47页 |
4.5.1 正交试验方案 | 第41-42页 |
4.5.2 正交试验的极差分析 | 第42-43页 |
4.5.3 工具的结构参数对涡流装置的影响规律研究 | 第43-45页 |
4.5.4 理论分析优选出的涡流工具数值模拟研究 | 第45-47页 |
4.6 本章小节 | 第47-48页 |
第五章 优化结果的模拟研究 | 第48-59页 |
5.1 防积液涡流装置直管段内气液两相流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48-54页 |
5.1.1 不同进口流速下直管段内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48-52页 |
5.1.2 不同进口含液率直管段内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52-54页 |
5.2 不同角度上倾管路的数值模拟分析 | 第54-5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0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9页 |
6.2 展望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