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论文--心脏疾病论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论文

两种炎症相关基因-TSLP及其受体和IL27基因与中国汉族人群冠心病关联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1 绪言第12-24页
    1.1 冠心病简介第12-13页
    1.2 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发病机制的主要学说第13-16页
    1.3 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第16-19页
    1.4 冠心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常用策略第19-23页
    1.5 本研究立题思路第23-24页
2 第一部分:TSLP及其受体基因与冠心病易感性的关联分析第24-78页
    2.1 前言第24-35页
        2.1.1 TSLP及其受体分子结构及相关生物学功能第24-25页
        2.1.2 TSLP及其受体基因与疾病多态性第25-30页
        2.1.3 TSLP及其受体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研究进展第30-32页
        2.1.4 本部分研究思路第32-35页
    2.2 材料方法第35-57页
        2.2.1 研究对象纳入及排除标准第35-36页
        2.2.2 研究实验试剂材料、仪器设备第36-37页
        2.2.3 研究分析软件及常用电子数据库第37页
        2.2.4 常用电子数据库第37-38页
        2.2.5 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第38-46页
        2.2.6 TSLP基因及IL7R基因SNP选择方法第46-47页
        2.2.7 TSLPR基因在中国汉族人群Block图谱构建以及其SNP选择方法第47-49页
        2.2.8. 统计学分析第49-57页
    2.3 研究结果第57-73页
        2.3.1 临床资料统计特征第57-59页
        2.3.2 三阶段检验效能评估第59页
        2.3.3 TSLP及其受体基因与冠心病之间关联分析结果第59-64页
        2.3.4 TSLP基因及其受体基因交互作用分析结果第64-73页
    2.4 讨论第73-76页
        2.4.1 TSLP/TSLPR/IL7R轴中各SNPs与中国汉族人群冠心病发病相关第73-75页
        2.4.2 TSLP-IL7R交互作用与中国汉族人群冠心病发病相关第75-76页
    2.5 研究结论第76页
    2.6 本研究创新、局限和展望第76-78页
3 第二部分:IL27基因与冠心病易感性的关联分析第78-106页
    3.1 前言第78-88页
        3.1.1 IL-27结构及其相关生物学功能第78-79页
        3.1.2 IL27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第79-84页
        3.1.3 IL-27在心血管疾病中研究进展第84-86页
        3.1.4 本部分研究思路第86-88页
    3.2 材料方法第88-91页
        3.2.1 研究对象纳入及排除标准第88页
        3.2.2 研究实验试剂材料、仪器设备第88页
        3.2.3 研究分析软件及常用电子数据库第88-89页
        3.2.4 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第89页
        3.2.5 IL27基因SNP选择方法及引物序列第89-91页
        3.2.6 统计学分析方法第91页
    3.3 结果第91-103页
        3.3.1 临床资料统计特征第91-92页
        3.3.2 检验效能评估第92页
        3.3.3 IL27基因与冠心病关联分析研究结果第92-93页
        3.3.4 IL27基因分层分析后与冠心病关联分析研究结果第93-103页
    3.4 讨论第103-104页
        3.4.1 IL27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冠心病发病不相关联第103-104页
        3.4.2 不同分层分析后,IL27基因与中国汉族人群冠心病发病不相关联第104页
    3.5 研究结论第104-105页
    3.6 本研究创新、局限和展望第105-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19页
综述第119-138页
    参考文献第131-138页
附录一第138-141页
附录二第141-142页
致谢第142页

论文共1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链非编码RNA HOTTIP在肾癌发生发展及靶向药物耐药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下一篇:JNK1/HIF-1α和14-3-3η/ERK信号通路在咖啡酸抑制肝癌进程中的作用及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