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分析与投资效率评价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土地整治发展与相关研究进展 | 第17-23页 |
2.1 国内外土地整治发展 | 第17-21页 |
2.1.1 国外土地整治发展 | 第17-18页 |
2.1.2 国内土地整治发展 | 第18-21页 |
2.2 土地整治投资效率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2.2.1 计量经济学方法 | 第21页 |
2.2.2 综合评价方法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 | 第23-34页 |
3.1 基础理论 | 第23-26页 |
3.1.1 资本配置理论 | 第23-24页 |
3.1.2 经济效率理论 | 第24-25页 |
3.1.3 土地报酬递减理论 | 第25-26页 |
3.1.4 地域分异理论 | 第26页 |
3.2 重心转移分析 | 第26-27页 |
3.3 数据包络分析(DEA) | 第27-30页 |
3.3.1 方法介绍 | 第27-28页 |
3.3.2 C~2R模型简介 | 第28-29页 |
3.3.3 窗口分析模型简介 | 第29-30页 |
3.4 空间自相关(ESDA) | 第30-34页 |
3.4.1 基本概念 | 第30-31页 |
3.4.2 全局空间自相关 | 第31页 |
3.4.3 局部空间自相关 | 第31-32页 |
3.4.4 空间自相关权重矩阵 | 第32-34页 |
第四章 中国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情况分析 | 第34-48页 |
4.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34页 |
4.2 土地整治规模 | 第34-38页 |
4.2.1 项目数量与建设规模 | 第34-35页 |
4.2.2 数量与规模变化 | 第35-36页 |
4.2.3 各类型项目数量与规模分布 | 第36-37页 |
4.2.4 重心转移分析 | 第37-38页 |
4.3 土地整治投资 | 第38-43页 |
4.3.1 投资总额 | 第38-39页 |
4.3.2 各地区投资情况 | 第39-40页 |
4.3.3 各地区投资变化情况 | 第40-42页 |
4.3.4 重心转移分析 | 第42-43页 |
4.4 土地整治新增耕地 | 第43-48页 |
4.4.1 新增耕地总量 | 第43页 |
4.4.2 各地区新增耕地情况 | 第43-44页 |
4.4.3 各地区新增耕地变化 | 第44-46页 |
4.4.4 重心转移分析 | 第46-48页 |
第五章 中国土地整治投资效率分析 | 第48-61页 |
5.1 投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48-50页 |
5.1.1 土地整治投入产出要素 | 第48-49页 |
5.1.2 指标选取原则 | 第49-50页 |
5.1.3 评价指标选取 | 第50页 |
5.2 土地整治投资效率评价 | 第50-56页 |
5.2.1 C~2R模型评价分析 | 第50-53页 |
5.2.2 窗口模型评价分析 | 第53-55页 |
5.2.3 投资效率重心转移分析 | 第55-56页 |
5.3 空间自相关格局分析 | 第56-58页 |
5.3.1 全局空间自相关格局分析 | 第56页 |
5.3.2 局部空间自相关格局分析 | 第56-58页 |
5.4 空间自相关变化分析 | 第58-61页 |
5.4.1 全局空间自相关变化分析 | 第58-59页 |
5.4.2 局部空间自相关变化分析 | 第59-61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1-64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61-63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第68-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