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蒸发冷却传热传质方程及其数值求解方法 | 第19-36页 |
2.1 直接蒸发冷却技术简介 | 第19-22页 |
2.1.1 直接蒸发冷却技术的理论基础 | 第19-20页 |
2.1.2 直接蒸发冷却的结构组成及原理 | 第20-22页 |
2.2 计算区域 | 第22-24页 |
2.3 基本假设 | 第24-25页 |
2.4 控制方程 | 第25-28页 |
2.4.1 质量守恒方程 | 第25页 |
2.4.2 动量守恒方程 | 第25页 |
2.4.3 能量守恒方程 | 第25-26页 |
2.4.4 扩散方程 | 第26-27页 |
2.4.5 湍流模型 | 第27-28页 |
2.5 边界条件 | 第28-33页 |
2.5.1 近壁面边界条件 | 第28-32页 |
2.5.2 进口边界条件 | 第32-33页 |
2.5.3 出口边界条件 | 第33页 |
2.6 数值计算方法 | 第33-35页 |
2.6.1 常用的离散格式 | 第33-34页 |
2.6.2 离散方程的求解 | 第34-35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蒸发冷却填料数值模拟的实验验证 | 第36-42页 |
3.1 实验目的 | 第36页 |
3.2 实验装置 | 第36-39页 |
3.2.1 实验测试装置及原理 | 第36-39页 |
3.3 实验内容 | 第39-41页 |
3.3.1 实验对象 | 第39页 |
3.3.2 实验内容 | 第39-40页 |
3.3.3 实验步骤 | 第40-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蒸发冷却的数值模拟及与实验的对比分析 | 第42-59页 |
4.1 直接蒸发冷却填料内流动及传热传质特点 | 第42-49页 |
4.1.1 速度分布特点 | 第42-44页 |
4.1.2 压强分布特点 | 第44-45页 |
4.1.3 温度分布特点 | 第45-47页 |
4.1.4 相对湿度分布特点 | 第47-48页 |
4.1.5 湍流动能及湍流耗散率分布特点 | 第48-49页 |
4.2 入口空气风速对直接蒸发冷却填料的性能影响 | 第49-51页 |
4.2.1 入口空气风速对出风温度和蒸发冷却效率的影响 | 第49-50页 |
4.2.2 入口空气风速对填料压降的影响 | 第50-51页 |
4.3 入口空气干球温度对直接蒸发冷却填料的性能影响 | 第51-53页 |
4.4 填料厚度对直接蒸发冷却填料的性能影响 | 第53-55页 |
4.4.1 不同填料厚度对出风温度和蒸发冷却效率的影响 | 第53-54页 |
4.4.2 不同填料厚度对压降的影响 | 第54-55页 |
4.5 不同结构对直接蒸发冷却填料的性能影响 | 第55-57页 |
4.5.1 不同结构对出风温度和蒸发冷却效率的影响 | 第55-56页 |
4.5.2 不同填料结构对压降的影响 | 第56-5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五章 直接蒸发冷却的数值模拟优化 | 第59-70页 |
5.1 模型参数的建立 | 第59-60页 |
5.2 填料的结构及流动特点 | 第60页 |
5.3 冷却填料结构的优化 | 第60-69页 |
5.3.1 不同填料厚度下的综合性能系数比较 | 第60-61页 |
5.3.2 不同填料类型的综合性能系数比较 | 第61-62页 |
5.3.3 不同填料形状下的综合性能系数比较 | 第62-64页 |
5.3.4 不同波峰高度及波距下的综合性能系数比较 | 第64-67页 |
5.3.5 不同倾斜角度下的综合性能系数比较 | 第67-6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 第70-73页 |
6.1 总结 | 第70-72页 |
6.2 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附录A 主要符号表 | 第77-78页 |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