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第一节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一、选题目的 | 第9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12页 |
第四节 基本概念的厘清 | 第12-15页 |
一、行政的内涵 | 第12-13页 |
二、伦理的内涵 | 第13-14页 |
三、行政伦理的内涵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刘少奇行政伦理思想探源 | 第15-21页 |
第一节 刘少奇行政伦理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 第15-17页 |
一、马克思主义行政伦理思想 | 第15-16页 |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刘少奇行政伦理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 第17-21页 |
一、在社会的变革中萌芽 | 第17-18页 |
二、在早期工人运动和白区工作历练中初步形成 | 第18页 |
三、在抗战的烽火中走向成熟 | 第18-19页 |
四、在新中国建设中进一步完善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刘少奇行政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1-42页 |
第一节 行政伦理观 | 第21-26页 |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权力观 | 第21-24页 |
二、集体主义的利益观 | 第24-26页 |
第二节 行政伦理规范 | 第26-32页 |
一、行政民主的组织纪律观念 | 第26-29页 |
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 第29-31页 |
三、廉洁勤政的职业规范 | 第31-32页 |
第三节 行政伦理实践机制 | 第32-42页 |
一、行政伦理养成机制 | 第32-36页 |
二、行政伦理制度机制 | 第36-39页 |
三、行政伦理监督机制 | 第39-42页 |
第四章 刘少奇行政伦理思想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第42-49页 |
第一节 刘少奇行政伦理思想的理论价值 | 第42-46页 |
一、丰富和完善了毛泽东行政伦理思想 | 第42-44页 |
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伦理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 第44-46页 |
第二节 刘少奇行政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 第46-49页 |
一、有助于提高行政人员道德素养,培养“公仆意识” | 第46-47页 |
二、有助于加强我国廉政建设,构建“服务型政府”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后记 | 第52-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