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的方向—错觉表现形式在壁画中的应用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9页 |
第一节、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6页 |
第二节、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6-7页 |
第三节、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7-9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 | 第9-19页 |
第一节、视觉错觉 | 第9-12页 |
第二节、“骗眼术” | 第12-14页 |
第三节、简述壁画与涂鸦艺术的界定与关系 | 第14-16页 |
第四节、欧普艺术 | 第16-19页 |
第三章 公共空间对壁画创作的要求 | 第19-24页 |
第一节、壁画的功能性决定其表现形式 | 第19-22页 |
1. 壁画的功能性 | 第19-20页 |
2. 视觉错觉和“骗眼术”的表现形式 | 第20-22页 |
第二节、壁画创作的五个基本属性 | 第22-24页 |
1、人文性 | 第22页 |
2、商业性 | 第22-23页 |
3、艺术性 | 第23页 |
4、娱乐性 | 第23-24页 |
5、大众化 | 第24页 |
第三节、所受其它影响因素 | 第24页 |
第四章 壁画中错觉表现形式的应用及分类 | 第24-27页 |
第一节、平面的立体化 | 第24-25页 |
第二节、立体的平面化 | 第25-26页 |
第三节、立体的立体化 | 第26-27页 |
第五章 错觉表现形式在壁画中的发展空间与价值 | 第27-29页 |
第一节、新技术的融入扩展了错觉表现法的空间 | 第27-28页 |
第二节、错觉表现形式的实用性 | 第28页 |
第三节、错觉表现形式下的艺术心理 | 第28-29页 |
第六章 公共空间中的应用与改进 | 第29-33页 |
一、评价原则 | 第29页 |
二、评价方法 | 第29-33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5页 |
后记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