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研究的时代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的学术背景 | 第13-17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第13-15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5-17页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7-18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8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1.4.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9-20页 |
1.5 创新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动画场景设计概述 | 第22-40页 |
2.1 动画场景的基本概念 | 第22-23页 |
2.2 动画场景的特性 | 第23-25页 |
2.2.1 时间性 | 第23-24页 |
2.2.2 运动性 | 第24-25页 |
2.3 动画场景的作用 | 第25-34页 |
2.3.1 交代时空关系 | 第25-27页 |
2.3.2 营造故事氛围 | 第27页 |
2.3.3 塑造角色形象 | 第27-28页 |
2.3.4 表现隐喻和象征 | 第28-30页 |
2.3.5 强化视觉冲击感 | 第30页 |
2.3.6 完成影片叙事 | 第30-32页 |
2.3.7 体现美术风格 | 第32-33页 |
2.3.8 配合角色的动作表现 | 第33-34页 |
2.4 动画场景设计的要求 | 第34-38页 |
2.4.1 基于艺术与生活的场景构建 | 第34-35页 |
2.4.2 创造性的场景元素表现 | 第35-36页 |
2.4.3 强化绘画与影视的融合 | 第36-37页 |
2.4.4 把握艺术风格的整体走向 | 第37-38页 |
2.5 动画场景的意义 | 第38-40页 |
第三章 浅析视觉思维与动画场景设计的关系 | 第40-60页 |
3.1 关于视觉思维 | 第40-42页 |
3.1.1 视觉思维的提出 | 第40-41页 |
3.1.2 视觉思维的概念 | 第41-42页 |
3.2 视觉思维的基本形式 | 第42-45页 |
3.2.1 形象思维 | 第42-43页 |
3.2.2 抽象思维 | 第43-44页 |
3.2.3 创意思维 | 第44-45页 |
3.3 视觉思维的重要性 | 第45-47页 |
3.3.1 传递性 | 第45-46页 |
3.3.2 创造性 | 第46-47页 |
3.4 视觉思维对动画场景设计的影响 | 第47-51页 |
3.4.1 动画的似动现象 | 第47-48页 |
3.4.2 动画影片与“力场” | 第48-50页 |
3.4.3 动画场景的视觉张力 | 第50-51页 |
3.5 视觉组织的格式塔原理和动画场景设计 | 第51-57页 |
3.5.1 接近性与相似性 | 第51-53页 |
3.5.2 良好的连续性 | 第53-54页 |
3.5.3 闭合性原则 | 第54-55页 |
3.5.4 图形与背景 | 第55-56页 |
3.5.5 同向性原则 | 第56-57页 |
3.6 动画场景与受众心理 | 第57-60页 |
第四章 视觉思维理论在动画场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 第60-70页 |
4.1 视觉创造力与动画场景设计 | 第60-62页 |
4.2 以《僵尸新娘》为例分析视觉思维下动画场景设计的表现 | 第62-70页 |
4.2.1 场景的画面构图与表现 | 第62-64页 |
4.2.2 色彩和光影的节奏感 | 第64-67页 |
4.2.3 艺术风格及表现 | 第67-68页 |
4.2.4 画面情感的传达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