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电子助视器 | 第11-13页 |
1.2.2 嵌入式多媒体处理器 | 第13-15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6-18页 |
第2章 助视器软件基本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 第18-41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系统框架设计 | 第18-26页 |
2.2.1 DM8127处理器简介 | 第18-19页 |
2.2.2 McFW软件框架 | 第19-20页 |
2.2.3 Link应用解析 | 第20-22页 |
2.2.4 Link数据流解析 | 第22-25页 |
2.2.5 总体链路设计 | 第25-26页 |
2.3 视频采集显示模块设计 | 第26-31页 |
2.3.1 视频采集模块 | 第27-29页 |
2.3.2 视频显示模块 | 第29-31页 |
2.4 图像缩放处理模块设计 | 第31-33页 |
2.4.1 swms模块 | 第31-32页 |
2.4.2 缩放处理设计 | 第32-33页 |
2.5 图像变色处理模块设计 | 第33-36页 |
2.5.1 colorAlgLink设计 | 第34-35页 |
2.5.2 变色处理链路搭建 | 第35-36页 |
2.6 系统界面设计 | 第36-40页 |
2.6.1 OSD图标制作 | 第37-38页 |
2.6.2 swosd模块 | 第38-40页 |
2.7 本章小节 | 第40-41页 |
第3章 智能助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第41-64页 |
3.1 引言 | 第41页 |
3.2 总体框架设计 | 第41-46页 |
3.2.1 业务逻辑设计 | 第41-42页 |
3.2.2 Linux端帧数据交互 | 第42-44页 |
3.2.3 总体链路设计 | 第44-46页 |
3.3 图像预处理模块 | 第46-48页 |
3.3.1 最优帧选择 | 第47-48页 |
3.3.2 其它预处理 | 第48页 |
3.4 OCR识别模块 | 第48-53页 |
3.4.1 Tesseract-OCR概述 | 第48-49页 |
3.4.2 Tesseract-OCR移植 | 第49-51页 |
3.4.3 基于Tesseract-OCR的字符识别模块设计 | 第51-53页 |
3.5 图像还原模块 | 第53-56页 |
3.5.1 矢量字库及FreeType字库引擎概述 | 第53-54页 |
3.5.2 FreeType移植 | 第54-55页 |
3.5.3 基于FreeType的图像还原模块设计 | 第55-56页 |
3.6 显示控制模块 | 第56-58页 |
3.6.1 标准图抠图 | 第56-57页 |
3.6.2 图像信息补充 | 第57-58页 |
3.7 TTS模块 | 第58-60页 |
3.7.1 TTS技术简介 | 第58-59页 |
3.7.2 TTS功能设计 | 第59-60页 |
3.8 音频播放模块 | 第60-63页 |
3.8.1 ALSA音频架构概述 | 第60-61页 |
3.8.2 音频播放设计 | 第61-63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4章 文件保存回放与网络传输的设计与实现 | 第64-77页 |
4.1 引言 | 第64页 |
4.2 功能设计技术基础 | 第64-66页 |
4.2.1 图片视频编码格式 | 第64-65页 |
4.2.2 Linux端流数据交互 | 第65-66页 |
4.3 拍照/视频录制保存功能的设计 | 第66-70页 |
4.3.1 业务逻辑设计 | 第66-67页 |
4.3.2 编码encodeLink简述 | 第67-68页 |
4.3.3 链路设计 | 第68-69页 |
4.3.4 线程设计 | 第69-70页 |
4.4 文件回放功能的设计 | 第70-74页 |
4.4.1 业务逻辑设计 | 第70页 |
4.4.2 解码decodeLink简述 | 第70-71页 |
4.4.3 链路设计 | 第71-73页 |
4.4.4 线程设计 | 第73-74页 |
4.5 文件网络传输功能的设计 | 第74-76页 |
4.5.1 FTP服务器搭建 | 第74-75页 |
4.5.2 文件网络传输 | 第75-7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7-79页 |
5.1 研究工作总结 | 第77页 |
5.2 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