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家畜论文--牛论文

茶皂素调控肉牛瘤胃微生物菌群结构及甲烷生成的研究

摘要第6-10页
ABSTRACT第10-14页
本文缩略语表第15-20页
前言第20-2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22-42页
    1. 瘤胃原虫第22-29页
        1.1 瘤胃原虫的区系组成及研究方法第22-24页
        1.2 瘤胃原虫在瘤胃内的功能第24-26页
        1.3 瘤胃原虫的调控第26-29页
    2. 原虫与瘤胃内其他微生物之间的关系第29-32页
        2.1 原虫与瘤胃细菌之间的关系第29-30页
        2.2 原虫与瘤胃甲烷菌之间的关系第30-32页
    3. 瘤胃甲烷菌第32-38页
        3.1 瘤胃甲烷菌的分类及甲烷生成途径第32-35页
        3.2 胃肠道中的优势甲烷菌菌群第35-36页
        3.3 瘤胃甲烷的减排措施第36-38页
    4. 茶皂素的生物活性及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上的应用第38-41页
        4.1 茶皂素的结构及生物活性第38-39页
        4.2 茶皂素在反刍动物生产上的应用第39-41页
    5. 主要存在的问题第41-42页
第二章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第42-44页
    1. 研究目的第42页
    2. 研究意义第42页
    3. 研究内容第42-43页
    4. 技术路线第43-44页
第三章 试验研究第44-105页
    试验一 茶皂素对肉牛瘤胃纤毛原虫区系组成和甲烷生成的影响第44-66页
        1. 前言第44页
        2. 材料和方法第44-52页
            2.1 试验材料第44页
            2.2 试验设计第44-45页
            2.3 基础日粮组成第45-46页
            2.4 饲养管理第46页
            2.5 样品收集第46页
            2.6 指标测定及方法第46-52页
            2.7 统计方法第52页
        3. 结果与分析第52-62页
            3.1 茶皂素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第52-53页
            3.2 添加茶皂素对肉牛瘤胃纤毛原虫绝对丰度的影响第53页
            3.3 茶皂素对肉牛瘤胃甲烷排放量的影响第53-54页
            3.4 茶皂素对瘤胃纤毛原虫区系多样性的影响第54-55页
            3.5 茶皂素对肉牛瘤胃纤毛原虫区系组成的影响第55-57页
            3.6 茶皂素对肉牛瘤胃纤毛原虫OTU分布的影响第57-60页
            3.7 茶皂素对肉牛瘤胃纤毛原虫核心OTUs相对丰度的影响第60-61页
            3.8 纤毛原虫区系组成与瘤胃甲烷排放量间的相关性第61-62页
        4. 讨论第62-65页
            4.1 茶皂素对肉牛生产性能、甲烷产量和瘤胃纤毛原虫丰度的影响第62-63页
            4.2 茶皂素对瘤胃纤毛原虫区系组成的影响第63-65页
        5. 小结第65-66页
    试验二 茶皂素对肉牛瘤胃细菌菌群组成和瘤胃发酵模式的调控作用第66-82页
        1. 前言第66页
        2. 材料和方法第66-70页
            2.1 样品来源第66页
            2.2 瘤胃液中VFA的分析第66页
            2.3 瘤胃内细菌的菌群区系变化分析第66-68页
            2.4 瘤胃总菌和纤维降解菌的定量分析第68-70页
            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第70页
        3. 结果与分析第70-78页
            3.1 茶皂素对肉牛瘤胃VFA浓度的影响第70-71页
            3.2 茶皂素对瘤胃总菌丰度变化的影响第71页
            3.3 茶皂素对瘤胃细菌区系多样性的影响第71-72页
            3.4 茶皂素对肉牛瘤胃细菌区系组成的影响第72-74页
            3.5 茶皂素对瘤胃细菌OTU分布的影响第74-78页
            3.6 茶皂素对肉牛瘤胃内主要纤维降解菌的影响第78页
        4. 讨论第78-81页
        5. 小结第81-82页
    试验三 茶皂素对肉牛瘤胃甲烷菌丰度和菌群组成的调控作用第82-94页
        1. 前言第82页
        2. 材料和方法第82-86页
            2.1 样品来源第82页
            2.2 瘤胃内甲烷菌的qPCR定量分析第82-83页
            2.3 瘤胃内甲烷菌的菌群区系变化分析第83-86页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第86页
        3. 结果与分析第86-91页
            3.1 茶皂素对瘤胃甲烷菌丰度的影响第86-87页
            3.2 茶皂素对瘤胃甲烷菌区系多样性的影响第87-88页
            3.3 茶皂素对肉牛瘤胃甲烷菌菌群结构组成的影响第88页
            3.4 茶皂素对甲烷菌OTU分布的影响第88-90页
            3.5 茶皂素对肉牛瘤胃核心优势甲烷菌(OTU)丰度的影响第90-91页
        4. 讨论第91-93页
        5. 小结第93-94页
    试验四 不同甲烷菌产甲烷活性差异的比较研究第94-105页
        1. 前言第94页
        2. 材料和方法第94-98页
            2.1 纯甲烷菌菌株来源第94-95页
            2.2 培养基的配制第95-96页
            2.3 甲烷菌的时程(time-course)实验第96页
            2.4 指标测定及方法第96-98页
            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第9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98-103页
            3.1 不同甲烷菌的生长指数比较第98-99页
            3.2 甲烷菌丰度、mcrA基因表达量与甲烷产量间的相互关系第99-101页
            3.3 不同甲烷菌的产甲烷能力比较第101-103页
        4. 讨论第103-104页
        5. 小结第104-105页
第四章 总体讨论和结论第105-109页
    1. 总体讨论第105-107页
    2. 总体结论第107-108页
    3.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108页
    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08-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23页
致谢第123-124页
附录第124-131页
    附录一 附图及描述分析第124-127页
    附录二 附表及描述分析第127-13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四川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运行机制研究
下一篇:黑鹜鸭和北京鸭骨骼肌发育差异的调控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