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符号清单 | 第9-10页 |
目次 | 第10-13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31页 |
·CO_2引起的环境问题 | 第13-15页 |
·大气CO_2捕集技术研究进展 | 第15-21页 |
·大气CO_2捕集技术概述 | 第15-17页 |
·大气CO_2捕集技术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离子液体支撑液膜应用于大气CO_2捕集的可能性 | 第20-21页 |
·离子液体支撑液膜分离CO_2的研究进展 | 第21-29页 |
·离子液体的选择 | 第24-26页 |
·支撑膜的选择 | 第26页 |
·离子液体支撑液膜的制备 | 第26-28页 |
·离子液体支撑液膜的表征方法 | 第28页 |
·离子液体支撑液膜的CO_2分离情况 | 第28-29页 |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课题的提出与意义 | 第29-30页 |
·研究内容 | 第30页 |
·创新点 | 第30-31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1-43页 |
·实验试剂 | 第31-32页 |
·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 | 第31页 |
·聚偏氟乙烯平板支撑膜 | 第31-32页 |
·其它实验材料 | 第32页 |
·实验仪器 | 第32-35页 |
·低浓度CO_2配气装置 | 第32-33页 |
·气体分离测试池 | 第33-34页 |
·其它实验设备 | 第34-35页 |
·实验方法 | 第35-43页 |
·离子液体支撑液膜的制备 | 第35-36页 |
·支撑膜对离子液体最大固定容量的测定 | 第36页 |
·支撑膜及离子液体支撑液膜维持跨膜压差情况的测定 | 第36页 |
·离子液体支撑液膜的稳定性测定 | 第36-37页 |
·离子液体支撑液膜的分析表征 | 第37-38页 |
·扫描电镜(SEM)分析 | 第37页 |
·接触角分析 | 第37页 |
·X射线能谱(EDS)分析 | 第37页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37-38页 |
·气体分离测试方法 | 第38-39页 |
·二氧化碳浓度的测定 | 第39-40页 |
·参数的计算方法 | 第40-43页 |
·一元气体参数计算 | 第40-41页 |
·二元气体参数计算 | 第41-42页 |
·低浓度CO_2气体参数计算 | 第42-43页 |
第三章 离子液体支撑液膜的制备及表征 | 第43-61页 |
·前言 | 第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58页 |
·支撑膜对离子液体的最大固定容量 | 第43-44页 |
·离子液体支撑液膜的形貌分析 | 第44-47页 |
·PVDF支撑膜与离子液体支撑液膜性能比较 | 第47-50页 |
·离子液体支撑液膜的稳定性分析 | 第50-52页 |
·不对称离子液体支撑液膜气体分离操作讨论 | 第52-54页 |
·接触角表征结果 | 第54-55页 |
·EDX表征结果 | 第55-57页 |
·红外图谱表征结果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1页 |
第四章 离子液体支撑液膜的CO_2分离性能研究 | 第61-73页 |
·前言 | 第6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1-71页 |
·一元气体分离研究 | 第61-64页 |
·二元气体分离研究 | 第64-67页 |
·离子液体支撑液膜两侧浓度变化 | 第64-65页 |
·离子液体支撑液膜对二元气体的渗透率及选择性 | 第65-67页 |
·低浓度CO_2气体分离研究 | 第67-71页 |
·离子液体支撑液膜两侧浓度变化 | 第67-69页 |
·离子液体支撑液膜对低浓度CO_2气体的渗透率及选择性 | 第69-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7页 |
·全文主要结论 | 第73-74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74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74-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5页 |
作者简介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