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1页 |
| Abstract | 第11-13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18页 |
| ·选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5-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 ·论文研究框架 | 第17-18页 |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第18-23页 |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20页 |
| ·互联网+ | 第18-19页 |
| ·创新型企业 | 第19页 |
| ·技术创新 | 第19页 |
| ·办公空间 | 第19-20页 |
| ·国内外现状及研究 | 第20-23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 第3章 互联网+创新型企业+办公空间=创新型企业新型办公空间 | 第23-31页 |
| ·“互联网+”时代 | 第23-25页 |
| ·“互联网+”的由来与发展 | 第23-24页 |
| ·“互联网+”的时代意义——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 | 第24-25页 |
| ·创新型企业 | 第25-28页 |
| ·创新型企业的社会价值 | 第25-26页 |
| ·技术创新对企业价值增长的作用 | 第26-28页 |
| ·创新型企业新型办公空间 | 第28-30页 |
| ·信息时代初期办公空间 | 第28页 |
| ·创新型企业新型办公空间的新特征 | 第28-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4章 人与办公空间交互方式与影响 | 第31-43页 |
| ·人对空间的感知方式 | 第31-34页 |
| ·视觉 | 第31-32页 |
| ·听觉 | 第32-33页 |
| ·触觉 | 第33页 |
| ·嗅觉、味觉 | 第33-34页 |
| ·空间对人的行为以及思维的影响 | 第34-40页 |
| ·空间形状对人行为以及思维的影响 | 第34-36页 |
| ·空间尺度对人行为以及思维的影响 | 第36-37页 |
| ·空间色彩对人行为以及思维的影响 | 第37-39页 |
| ·空间光环境对人行为以及思维的影响 | 第39-40页 |
| ·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人与空间交互新方式 | 第40-42页 |
| ·语言 | 第41页 |
| ·动作 | 第41-42页 |
| ·电子终端 | 第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5章 保证效率、激发思维——山东环保产业基地办公楼新型办公空间 | 第43-81页 |
| ·项目概况 | 第43-46页 |
| ·项目简介 | 第43-44页 |
| ·区位介绍 | 第44-45页 |
| ·现状分析 | 第45页 |
| ·设计原则 | 第45-46页 |
| ·设计理念 | 第46-56页 |
| ·人际交流便利化 | 第47-48页 |
| ·空间结构社会化 | 第48-50页 |
| ·组织方式多元化 | 第50-51页 |
| ·办公环境自然化 | 第51-53页 |
| ·企业精神具象化 | 第53-54页 |
| ·信息传递网络化 | 第54-56页 |
| ·总体规划与建筑形体 | 第56-59页 |
| ·总体规划 | 第56-57页 |
| ·建筑形体与空间 | 第57-59页 |
| ·新型办公空间的工作空间设计 | 第59-65页 |
| ·传统工作空间存在问题 | 第59-61页 |
| ·工作区的互联搭建 | 第61-62页 |
| ·新型办公空间工作区设计 | 第62-65页 |
| ·新型办公空间的辅助空间设计 | 第65-69页 |
| ·传统办公空间中辅助空间缺失 | 第65-66页 |
| ·共享空间的互联网设计 | 第66页 |
| ·共享空间设计 | 第66-69页 |
| ·新型办公空间的交通空间设计 | 第69-73页 |
| ·交通空间的重要性以及功能附加 | 第69页 |
| ·互联网与交通空间的互联 | 第69-70页 |
| ·水平交通空间设计 | 第70-72页 |
| ·垂直向交通空间设计 | 第72-73页 |
| ·建筑空间的环境设计 | 第73-79页 |
| ·新型办公空间的照明与采光设计 | 第73-74页 |
| ·新型办公空间的声环境设计 | 第74页 |
| ·新型办公空间的材料使用与色彩设计 | 第74-75页 |
| ·新型办公空间的绿色环境设计 | 第75-79页 |
| ·各层平面图 | 第79-80页 |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1-83页 |
| ·总结 | 第81页 |
| ·回顾与展望 | 第81-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8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第85-87页 |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