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引言 | 第8-9页 |
1 临床资料 | 第9-12页 |
·研究对象 | 第9页 |
·诊断标准 | 第9-10页 |
·西医诊断标准 | 第9-10页 |
·中医诊断标准 | 第10页 |
·诊断依据 | 第10-11页 |
·病例的纳入与排除标准 | 第11-12页 |
·纳入标准 | 第11页 |
·排除标准 | 第11-12页 |
·病例的退出 | 第12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术前准备 | 第12页 |
·麻醉 | 第12-13页 |
·手术方式 | 第13页 |
·术后处理 | 第13-14页 |
·术后常规处理 | 第13页 |
·术后换药 | 第13-14页 |
3 观察指标及评分标准 | 第14-16页 |
·一般资料观察 | 第14页 |
·安全性指标 | 第14页 |
·主要观察指标 | 第14-15页 |
·疼痛观察指标 | 第14-15页 |
·术后肛门局部水肿情况评分指标 | 第15页 |
·两组切口愈合时间的比较 | 第15页 |
·对混合痔整体疗效的评价 | 第15页 |
·观察时点 | 第15-16页 |
·统计方法 | 第16页 |
4 结果 | 第16-23页 |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 第16-19页 |
·两组在年龄上的比较 | 第16-17页 |
·两组病例性别比较 | 第17页 |
·两组患者在术前病程的比较 | 第17-18页 |
·两组患者内痔分期的比较 | 第18-19页 |
·治疗结果 | 第19-22页 |
·两组患者换药后肛门疼痛VRS评分比较 | 第19-20页 |
·两组患者肛门水肿情况 | 第20-21页 |
·两组切口愈合时间的比较 | 第21-22页 |
·两组病人混合痔治愈率的比较 | 第22页 |
·两组病人不良反应比较 | 第22页 |
·疗效分析 | 第22-23页 |
5. 讨论 | 第23-34页 |
·混合痔术后疼痛的研究概况 | 第23-25页 |
·祖国传统医学对混合痔术后疼痛的认识 | 第23-24页 |
·现代医学对混合痔术后疼痛的认识 | 第24-25页 |
·混合痔术后肛门疼痛的病因病理 | 第24-25页 |
·引起混合痔术后肛门疼痛的因素 | 第25页 |
·混合痔术后疼痛的治疗进展 | 第25-31页 |
·祖国医学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的止痛方法 | 第25-28页 |
·中药的运用 | 第26-27页 |
·针灸的应用 | 第27-28页 |
·现代医学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的方法 | 第28-31页 |
·术后疼痛对机体的影响及止痛的意义 | 第31-33页 |
·混合痔术后疼痛与水肿的关系 | 第33页 |
·复方多粘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用于混合痔术后止痛的可行性 | 第33-34页 |
6 结论 | 第34-35页 |
7 问题与展望 | 第35-36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35页 |
·展望 | 第35-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综述 | 第39-52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附录一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