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3页 |
|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 ·森林生态系统 | 第15-16页 |
| ·农田生态系统 | 第16-17页 |
| ·草地生态系统 | 第17-18页 |
| ·湿地生态系统 | 第18页 |
| ·荒漠生态系统 | 第18-19页 |
| ·国内外研究方法及进展 | 第19-21页 |
| ·生物量法 | 第20页 |
| ·箱式法 | 第20页 |
| ·卫星遥感技术 | 第20-21页 |
| ·涡度相关法 | 第21页 |
| ·模型模拟法 | 第21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3-33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 ·研究区自然概况 | 第24-26页 |
| ·气候特征 | 第24页 |
| ·地形地貌 | 第24-25页 |
| ·土壤特征 | 第25页 |
| ·植被概况 | 第25-26页 |
| ·监测样区概况 | 第26页 |
| ·试验设计 | 第26-30页 |
| ·野外实时监测数据的获取 | 第26-28页 |
| ·样方调查数据的获取 | 第28-29页 |
| ·同步观测指标 | 第29-30页 |
| ·室内实验和模型模拟 | 第30-31页 |
| ·室内实验 | 第30页 |
| ·CEVSA2模型 | 第30-31页 |
| ·数据分析 | 第31-32页 |
| ·技术路线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艾比湖流域荒漠生态系统通量处理方法 | 第33-53页 |
| ·原始通量数据分析 | 第33-37页 |
| ·基于两种不同软件的通量数据处理 | 第37-51页 |
| ·数采通量数据自处理结果与分析 | 第38-40页 |
| ·基于Ed Rie软件的通量数据处理结果与分析 | 第40-43页 |
| ·基于EddyPro软件的通量数据处理结果与分析 | 第43-46页 |
| ·不同软件处理结果对比与软件评价 | 第46-51页 |
| ·讨论 | 第51-53页 |
| 第四章 艾比湖流域荒漠生态系统通量数据剔除与插补 | 第53-67页 |
| ·通量数据的剔除与插补 | 第53-65页 |
| ·通量数据的剔除 | 第53-55页 |
| ·通量数据的插补 | 第55-65页 |
| ·讨论 | 第65-67页 |
| 第五章 不同时间尺度下生态系统净碳交换变化规律研究 | 第67-80页 |
| ·艾比湖流域荒漠生态系统碳通量分量研究 | 第67-71页 |
| ·湍流通量过程变化规律 | 第67-69页 |
| ·植物冠层对碳存储通量的评估 | 第69-71页 |
| ·不同时间尺度下生态系统净碳交换变化规律 | 第71-78页 |
| ·生态系统净碳交换量典型日变化 | 第71-73页 |
| ·生态系统净碳交换量季节变化 | 第73-76页 |
| ·生态系统净碳交换量年际变化 | 第76-78页 |
| ·讨论 | 第78-80页 |
| 第六章 艾比湖流域荒漠生态系统通量贡献区及能量平衡特征 | 第80-94页 |
| ·风速风向特征分析 | 第80-83页 |
| ·通量贡献区分析 | 第83-85页 |
| ·大气稳定状况 | 第83-84页 |
| ·通量贡献区 | 第84-85页 |
| ·能量平衡分析 | 第85-92页 |
| ·时间尺度上能量平衡各分量变化特征 | 第86-89页 |
| ·能量闭合性 | 第89-91页 |
| ·波文比特征分析 | 第91-92页 |
| ·讨论 | 第92-94页 |
| 第七章 优势植物种对碳交换过程的影响 | 第94-112页 |
| ·下垫面植物分布、结构与组成分析 | 第94-96页 |
| ·不同植物光合作用特征分析 | 第96-108页 |
| ·优势植物与大气碳交换关系 | 第108-111页 |
| ·讨论 | 第111-112页 |
| 第八章 水体和土壤对碳交换过程的影响 | 第112-130页 |
| ·水体与碳交换过程的关系 | 第112-118页 |
| ·林地与水域环境差异性分析 | 第112-114页 |
| ·水体对碳交换的影响分析 | 第114-118页 |
| ·土壤与碳交换过程的关系 | 第118-128页 |
| ·下垫面土壤空间异质性 | 第118-120页 |
| ·土壤呼吸日变化 | 第120-126页 |
| ·土壤呼吸与碳交换 | 第126-128页 |
| ·讨论 | 第128-130页 |
| 第九章 艾比湖流域荒漠生态系统生产力估算和CEVSA2模型模拟 | 第130-138页 |
| ·艾比湖流域荒漠生态系统生产力估算 | 第130-133页 |
| ·CEVSA2模型对荒漠生态系统碳交换的模拟 | 第133-136页 |
| ·讨论 | 第136-138页 |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38-142页 |
| ·结论 | 第138-140页 |
| ·展望 | 第140-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2-152页 |
| 在读期间参加科研项目和发表论文 | 第152-154页 |
| 致谢 | 第154-1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