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14页 |
| 1 绪论 | 第14-34页 |
| ·引言 | 第14-15页 |
| ·超疏水的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 ·材料表面润湿性 | 第15-16页 |
| ·接触角的理论模型 | 第16-18页 |
| ·超疏水的制备方法 | 第18-24页 |
| ·模板法 | 第19-20页 |
| ·化学刻蚀法 | 第20-22页 |
| ·溶胶-凝胶法 | 第22-23页 |
| ·静电纺丝法 | 第23页 |
| ·表面涂层法 | 第23-24页 |
| ·其它方法 | 第24页 |
| ·纳米四氧化三铁超疏水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 第24-29页 |
| ·纳米四氧化三铁的制备方法 | 第24-27页 |
| ·纳米四氧化三铁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 第27-28页 |
| ·纳米四氧化三铁超疏水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 第28-29页 |
|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目的、研究内容和创新性 | 第29-34页 |
|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目的 | 第29-31页 |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31页 |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31-34页 |
| 2 功能化疏水性Fe_3O_4纳米粒子的制备及性能 | 第34-46页 |
| ·引言 | 第34页 |
| ·实验部分 | 第34-37页 |
| ·实验原料 | 第34-35页 |
| ·实验仪器 | 第35页 |
| ·制备Fe_3O_4和Fe_3O_4@SiO_2粒子 | 第35-36页 |
| ·功能化Fe_3O_4@SiO_2粒子的制备 | 第36-37页 |
| ·测试与表征 | 第3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5页 |
| ·纳米Fe_3O_4及Fe_3O_4@SiO_2粒子XRD分析 | 第37-38页 |
| ·TEOS量对Fe_3O_4@SiO_2粒径的影响 | 第38-39页 |
| ·Fe_3O_4、Fe_3O_4@SiO_2和Fe_3O_4@SiO_2-MPS粒子FTIR分析 | 第39-40页 |
| ·Fe_3O_4@SiO_2和Fe_3O_4@SiO_2-MPS粒子TGA分析 | 第40-41页 |
| ·纳米Fe_3O_4、Fe_3O_4@SiO_2及Fe_3O_4@SiO_2-MPS粒子磁饱和强度分析 | 第41-42页 |
| ·功能化Fe_3O_4@SiO_2粒子在油水分离的应用 | 第42-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3 多尺度Fe_3O_4/聚合物超疏水复合涂膜的制备及性能 | 第46-58页 |
| ·引言 | 第46-47页 |
| ·实验部分 | 第47-48页 |
| ·实验原料 | 第47页 |
| ·实验过程 | 第47-48页 |
| ·测试与表征 | 第4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7页 |
| ·粒子含量对涂层水接触角分析 | 第48-50页 |
| ·粒子配比对涂层水接触角分析 | 第50-56页 |
| ·SEM分析 | 第56-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4 多尺度功能化Fe_3O_4/聚合物超疏水复合涂膜的制备及性能 | 第58-68页 |
| ·引言 | 第58页 |
| ·实验部分 | 第58-61页 |
| ·实验原料 | 第58-59页 |
| ·制备过程 | 第59-61页 |
| ·测试与表征 | 第6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1-67页 |
| ·单/双功能化粒子Fe_3O_4@SiO_2 –MPS/硅树脂对疏水性能的影响 | 第61-63页 |
| ·单/双功能化粒子Fe_3O_4@SiO_2–MPS/硅树脂微观表面分析 | 第63-65页 |
| ·AFM分析 | 第65-66页 |
| ·超疏水复合涂膜表面分析 | 第66页 |
| ·涂膜磁性强度分析 | 第66-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结论 | 第68-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80页 |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第80-82页 |
| 作者简介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