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2页 |
·概述 | 第14-16页 |
·嵌岩桩基础对岩质边坡稳定性影响的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嵌岩桩基础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岩质高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9-21页 |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微变形减震桩的工作性状和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 第22-36页 |
·微变形减震桩的力学技术特性 | 第22-25页 |
·微变形减震桩竖向承载力学特性 | 第22-24页 |
·微变形减震桩抗剪技术特性 | 第24-25页 |
·地震荷载下微变形减震桩的桩-土结构系统力学分析 | 第25-30页 |
·减震桩与岩质边坡地基的隔离工作机制分析 | 第25-27页 |
·桩-土结构系统动力分析的有限元数值积分方法 | 第27-30页 |
·微变形减震桩的承载性能计算 | 第30-35页 |
·微变形减震桩的竖向承载性能计算 | 第30-32页 |
·微变形减震桩的水平承载性能计算 | 第32-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地震荷载下边坡岩体的稳定性理论研究 | 第36-50页 |
·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和地震荷载下边坡失稳机理 | 第36-45页 |
·岩质边坡稳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 第36-44页 |
·地震荷载造成岩质边坡失稳机理分析 | 第44-45页 |
·地震荷载作用下岩质高边坡的稳定性计算分析 | 第45-49页 |
·地震荷载作用下岩体的动力特性 | 第45-47页 |
·岩质高边坡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动力安全系数计算分析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微变形减震桩受力性能与岩质边坡变形监测分析 | 第50-58页 |
·微变形减震桩受力性能与岩质边坡变形监测方案 | 第50-53页 |
·微变形减震桩受力性能监测方案 | 第50-51页 |
·岩质边坡施工期变形监测方案 | 第51-53页 |
·微变形减震桩受力性能监测结果分析 | 第53-55页 |
·结构施工期边坡变形监测结果分析 | 第55-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水平地震荷载下减震桩与岩质边坡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分析 | 第58-72页 |
·水平地震荷载下减震桩与边坡岩体相互作用分析理论 | 第58-60页 |
·有限元方法分析动力学问题的基本过程 | 第58页 |
·上部结构、减震桩与边坡岩体相互作用的数值模型求解方法 | 第58-60页 |
·上部结构-减震桩-岩基结构体系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加载与求解 | 第60-64页 |
·上部结构-减震桩-岩基分析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60-61页 |
·模型单元类型的选择 | 第61-63页 |
·材料属性的定义 | 第63-64页 |
·荷载施加和求解 | 第64页 |
·采用减震桩技术的结构对山体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64-71页 |
·自重荷载下减震桩与岩质边坡的力学分析 | 第65-67页 |
·自重荷载下桩身竖向应力的对比分析 | 第67-68页 |
·地震荷载下减震桩对岩质边坡稳定影响的动力分析 | 第68-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