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绪论 | 第10-18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6页 |
| ·D-InSAR技术的发展 | 第12-13页 |
| ·高强度开采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D-InSAR技术在开采沉陷监测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 第14-16页 |
|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 ·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 2 D-InSAR测量技术基础 | 第18-28页 |
| ·引言 | 第18页 |
| ·InSAR/D-InSAR技术进行形变监测的原理 | 第18-23页 |
| ·InSAR技术形变监测工作原理 | 第18-22页 |
| ·D-InSAR技术形变监测工作原理 | 第22-23页 |
| ·D-InSAR测量技术误差源分析 | 第23-24页 |
| ·D-InSAR技术测量方法介绍 | 第24-27页 |
| ·小结 | 第27-28页 |
| 3 神东矿区开采沉陷卫星监测数据及其处理 | 第28-58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28-29页 |
| ·数据收集 | 第29-32页 |
| ·加拿大RADARSAT-2 卫星数据 | 第29-30页 |
| ·ENVISAT ASAR数据 | 第30-32页 |
| ·SRTM DEM数据 | 第32页 |
| ·数据处理 | 第32-44页 |
| ·软件平台 | 第32-33页 |
| ·RADARSAT-2 数据处理 | 第33-37页 |
| ·ENVISAT ASAR数据处理 | 第37-44页 |
| ·形变区处理分析 | 第44-57页 |
| ·小结 | 第57-58页 |
| 4 神东矿区刘巧试验区地表动态下沉分析 | 第58-76页 |
| ·刘巧试验区概况及剖面线布设 | 第58-62页 |
| ·刘巧试验区范围 | 第58-59页 |
| ·剖面线布设 | 第59-62页 |
| ·剖面线结果分析 | 第62-70页 |
| ·1~#、5~#、6~#剖面线结果分析 | 第62-68页 |
| ·2~#、3~#剖面线结果分析 | 第68-69页 |
| ·4~#、7~#剖面线结果分析 | 第69-70页 |
| ·矿区下沉影响范围演变趋势 | 第70-72页 |
| ·地表点沉陷情况分析 | 第72-75页 |
| ·小结 | 第75-76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 ·结论 | 第76页 |
| ·存在问题及展望 | 第76-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 作者简历 | 第82-83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