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5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8-12页 |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8-10页 |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0-12页 |
|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2页 |
| ·研究路线和方法 | 第12-14页 |
| ·论文框架图 | 第14-15页 |
| ·课题的创新点与研究困难 | 第15页 |
| 2 理论基础 | 第15-21页 |
|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概念 | 第15-18页 |
|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概念 | 第15-16页 |
| ·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模式 | 第16页 |
|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行原则 | 第16-18页 |
| ·社会主义新农村 | 第18-21页 |
|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容及意义 | 第18-21页 |
|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 | 第21页 |
| ·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机制 | 第21页 |
|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前提基础 | 第21页 |
|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结果 | 第21页 |
| 3 当前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现状分析 | 第21-30页 |
| ·当前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概述 | 第22-24页 |
| ·数量 | 第22-23页 |
| ·种类 | 第23-24页 |
| ·当前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特点 | 第24-25页 |
| ·当前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不足 | 第25-28页 |
| ·发展层次低、规模小 | 第25-26页 |
| ·转变过程缓慢 | 第26页 |
| ·缺乏良好的法律制度环境 | 第26-27页 |
| ·社会认可低 | 第27页 |
| ·保障机制不健全 | 第27-28页 |
| ·国内典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案例分析 | 第28-29页 |
| ·河北省故城县三豆产业化经营合作社 | 第28页 |
| ·安徽省池州市江南乡村土鸡产销合作社 | 第28-29页 |
| ·借鉴省内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的出的启示 | 第29-30页 |
| 4 庐江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实证分析 | 第30-35页 |
| ·庐江县概况 | 第30页 |
| ·庐江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分析 | 第30-31页 |
| ·庐江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现状 | 第31-33页 |
| ·庐江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特点 | 第32-33页 |
| ·庐江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取得成效 | 第33-34页 |
| ·产销模式 | 第33-34页 |
| ·资金支农 | 第34页 |
| ·“一村一品”专业村迅速发展 | 第34页 |
| ·庐江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存在问题和不足 | 第34-35页 |
| ·宣传效果不够明显,群众主体发挥不够 | 第35页 |
| ·长效管理机制没有真正建立 | 第35页 |
| ·规划编制与实际有脱节 | 第35页 |
| 5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理念及政策措施 | 第35-40页 |
|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理念 | 第35-37页 |
| ·推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 第35-36页 |
| ·推进示范组织建设活动 | 第36页 |
| ·积极落实优质服务 | 第36-37页 |
| ·制定促进萨江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法律政策和经济政策 | 第37页 |
|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措施 | 第37-40页 |
| ·扩大我国农业生产规模,推动产业化发展 | 第37-38页 |
| ·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 第38-39页 |
| ·建立起一套组织内部管理和运营的制度 | 第39页 |
| ·鼓励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多元化的发展 | 第39-40页 |
| ·坚持政府主导,突出群众主体 | 第40页 |
| 6 结论 | 第40-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 致谢 | 第45-46页 |
| 个人简介 | 第46-47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