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4页 |
1 菊花简介及目前在国内外的生产现状 | 第14-15页 |
·菊花简介 | 第14页 |
·国内外目前的菊花生产状况 | 第14页 |
·连作障碍对菊花生产的影响 | 第14-15页 |
2 切花菊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及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连作障碍概述 | 第15页 |
·连作障碍成因的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3 连作障碍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 第18-23页 |
·防控连作障碍主要方法和技术 | 第18-21页 |
·连作障碍主要研究技术及科学方法 | 第21-23页 |
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微生物有机肥及多菌灵对切花菊‘优香’连作障碍的防控效果研究 | 第24-3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5-27页 |
·试验条件与材料 | 第25页 |
·试验方法 | 第25-2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7-32页 |
·微生物有机肥及多菌灵对切花菊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 第27页 |
·微生物有机肥及多菌灵对切花菊根系活力的影响 | 第27-28页 |
·微生物有机肥及多菌灵对切花菊品质的影响 | 第28-30页 |
·微生物有机肥及杀菌剂对切花菊土壤酶学特征的影响 | 第30-32页 |
3 讨论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微生物有机肥,多菌灵以及棉隆对切花菊‘神马’连作障碍的防控效果研究 | 第34-56页 |
1 引言 | 第34-35页 |
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35-39页 |
·实验条件与材料 | 第35页 |
·大田试验设计 | 第35-36页 |
·统计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36-3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9-53页 |
·切花菊‘神马’枯萎病发病率统计与分析 | 第39页 |
·切花菊‘神马’根际土壤酶结果与分析 | 第39-41页 |
·切花菊‘神马’主要品质结果分析 | 第41-43页 |
·根际土壤总DNA的提取 | 第43-44页 |
·根际土壤真菌细菌数量及B/F值分析 | 第44-46页 |
·切花菊‘神马’根际土壤真菌DGGE图谱及回收条带测序分析 | 第46-48页 |
·切花菊‘神马’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聚类分析 | 第48-49页 |
·切花菊‘神马’根际土壤细菌DGGE图谱及回收条带测序分析 | 第49-51页 |
·切花菊‘神马’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聚类分析 | 第51-52页 |
·切花菊‘神马’根际土壤真菌及细菌多样性分析 | 第52-53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53-56页 |
第四章 微生物有机肥对‘滁菊’连作障碍的防控效果研究 | 第56-6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7-58页 |
·试验条件与材料 | 第57页 |
·大田实验设计 | 第57-58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5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8-63页 |
·微生物有机肥对滁菊根系活力的影响 | 第58-59页 |
·微生物有机肥对滁菊主要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59-61页 |
·微生物有机肥对滁菊叶绿素及含氮量的影响 | 第61-62页 |
·微生物有机肥对滁菊产量的影响 | 第62-63页 |
·微生物有机肥对滁菊黄酮含量的影响 | 第63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63-66页 |
全文结论 | 第66-68页 |
创新之处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