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焦化加热炉炉管结焦诊断系统开发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22页 |
·引言 | 第10页 |
·焦化炉管结焦检测方法 | 第10-14页 |
·割管取样法 | 第10页 |
·物理检测法 | 第10-11页 |
·结焦模型法 | 第11-14页 |
·焦化炉管结焦概述 | 第14-18页 |
·焦化炉结焦特点及原因 | 第14-15页 |
·焦化炉结焦诊断几点考虑 | 第15-16页 |
·焦化炉管结焦机理 | 第16页 |
·影响炉管结焦因素 | 第16-18页 |
·焦化炉管结焦的危害与判断 | 第18-19页 |
·延缓焦化炉管结焦的措施 | 第19-21页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炉管结焦厚度推测理论基础 | 第22-40页 |
·基本理论 | 第22-30页 |
·传热膜理论 | 第22页 |
·管内介质温度 | 第22-23页 |
·对流传热系数 | 第23-29页 |
·炉管表面热强度 | 第29页 |
·管焦导热系数 | 第29-30页 |
·炉管结焦诊断方法 | 第30-36页 |
·管焦厚度准数法 | 第30-32页 |
·相对焦层厚度数法 | 第32-33页 |
·理论结焦厚度法 | 第33-35页 |
·进出口压降法 | 第35-36页 |
·基于安全监测点的结焦温升法判断壁温 | 第36-39页 |
·基本思路 | 第36-37页 |
·传热流动修正系数Kqi的获取 | 第37-38页 |
·结焦温升法的缺陷及改进 | 第38-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结焦诊断方法适用性检验 | 第40-54页 |
·现场诊断壁温有效性分析 | 第40-48页 |
·利用现场经验分析 | 第40-42页 |
·利用结焦温升分析 | 第42-45页 |
·现场检测数据系统误差的校正 | 第45-48页 |
·现场严重结焦工况诊断 | 第48-53页 |
·利用管焦厚度准数诊断 | 第49-50页 |
·利用相对焦层厚度数诊断 | 第50-52页 |
·利用理论结焦厚度诊断 | 第52-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炉管结焦诊断软件开发 | 第54-68页 |
·软件设计 | 第54-61页 |
·软件文档及菜单结构 | 第54-55页 |
·软件窗体及模块 | 第55-56页 |
·主要功能 | 第56-61页 |
·计算示例 | 第61-67页 |
·选项设置 | 第61-63页 |
·数据输入 | 第63-65页 |
·运行计算 | 第65-66页 |
·结果输出 | 第66-67页 |
·历史回顾 | 第67页 |
·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