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5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8-10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的胡绳理论生涯 | 第15-25页 |
(一)少年胡绳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接受与运用(1931‐1937) | 第15-17页 |
(二)青年胡绳积极投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运动(1937‐1957) | 第17-21页 |
(三)中年胡绳在迷惘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确轨道的脱离(1957‐1978) | 第21-23页 |
(四)晚年胡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觉醒(1979‐2000) | 第23-25页 |
二、胡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 | 第25-33页 |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工程 | 第25-27页 |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 第25-26页 |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始终伴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 第26页 |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能动作用 | 第26-27页 |
(二)胡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积极参与者 | 第27-31页 |
1.阐明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生观 | 第27-30页 |
2.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 第30-31页 |
(三)胡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贡献的现实启示 | 第31-33页 |
三、胡绳对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的贡献 | 第33-46页 |
(一)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方面 | 第33-35页 |
1.马克思主义史学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学的发展方向 | 第33页 |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中国化 | 第33-34页 |
3.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丰富的思想养料 | 第34-35页 |
(二)胡绳是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的重要开拓者 | 第35-43页 |
1.提出和完善独具特色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体系 | 第35-39页 |
2.推动中共党史研究走向科学化 | 第39-43页 |
(三)胡绳对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贡献的现实启示 | 第43-46页 |
四、胡绳对宣传阐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贡献 | 第46-54页 |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 第46-48页 |
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第46页 |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必然伴随着长期积累与历史飞跃的统一 | 第46-47页 |
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行动指南 | 第47-48页 |
(二)胡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宣传阐释者 | 第48-52页 |
1.对毛泽东思想的宣传阐释 | 第48-49页 |
2.对邓小平理论的宣传阐释 | 第49-52页 |
(三)胡绳对宣传阐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贡献的现实启示 | 第52-54页 |
五、胡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贡献的启示 | 第54-62页 |
(一)理论工作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主体 | 第54-58页 |
1.理论工作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各种论争的急先锋 | 第54-56页 |
2.理论工作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思想者 | 第56-57页 |
3.理论工作者是宣传阐释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力军 | 第57-58页 |
(二)尊重和维护理论工作者的主体地位 | 第58-60页 |
1. 正确处理理论工作与党的其他工作的关系 | 第58-59页 |
2.理论工作者要积极发挥自身作用 | 第59-60页 |
(三)理论工作者要肩负起推动理论创新的历史使命 | 第60-62页 |
1.理论工作者要自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第60页 |
2.理论工作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 第60-61页 |
3.理论工作者要坚持解放思想,保持思想的开放性和敏锐度 | 第61-62页 |
结语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后记 | 第67-71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