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联合治疗肾阳虚型神经源性膀胱(逼尿肌无力)的临床效果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英语缩略语表 | 第8-9页 |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9-23页 |
| 神经源性膀胱的现代治法研究 | 第9-12页 |
| ·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现状 | 第9页 |
| ·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目标 | 第9页 |
| ·神经源性膀胱现代治疗方法 | 第9-12页 |
| ·导尿 | 第9-10页 |
| ·药物治疗方法 | 第10-11页 |
| ·手术治疗 | 第11-12页 |
| 神经源性膀胱的传统中医疗法研究 | 第12-21页 |
| ·中医诊断及治则 | 第12页 |
| ·辨证分型与治疗方药 | 第12-13页 |
| ·治疗方法 | 第13-19页 |
| ·常用中药及成药 | 第14-16页 |
| ·针灸 | 第16-19页 |
| ·其他治疗 | 第19页 |
| ·探求治疗方法 | 第19-21页 |
| ·针灸治疗机理 | 第20页 |
| ·中药治疗机理 | 第20-21页 |
| 参考文献 | 第21-23页 |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3-38页 |
| 前言 | 第23-24页 |
| 临床资料 | 第24-31页 |
| 1 研究对象 | 第24-27页 |
| ·病例来源 | 第24页 |
| ·病例选择 | 第24-27页 |
| ·诊断标准 | 第24-26页 |
| ·纳入标准 | 第26页 |
| ·排除标准 | 第26页 |
| ·脱落标准 | 第26-27页 |
| 2 研究方案 | 第27-31页 |
| ·样本量及分组方法 | 第27页 |
| ·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 ·观察指标 | 第28-30页 |
| ·疗效性观测 | 第28-30页 |
| ·安全性观测 | 第30页 |
| ·统计方法 | 第30-31页 |
| 研究结果及分析 | 第31-34页 |
| 1 基线对照 | 第31-32页 |
| ·年龄及性别分布 | 第31-32页 |
| 2 治疗对照 | 第32-34页 |
| ·生活舒适度(CIL)评分 | 第32页 |
| ·膀胱残余尿量比较 | 第32-33页 |
| ·最大尿流率比较 | 第33页 |
| ·总有效率比较 | 第33-34页 |
| 讨论 | 第34-36页 |
| 1 治疗机理分析 | 第34-35页 |
| ·针刺治疗探讨 | 第34页 |
| ·济生肾气丸药理探讨 | 第34-35页 |
| 2 结果分析 | 第35-36页 |
| 结语 | 第36-38页 |
| ·研究结论 | 第36页 |
| ·问题探讨 | 第36页 |
| ·展望 | 第36-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
| 致谢 | 第39-40页 |
| 个人简历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