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社会组织参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研究 | 第11-13页 |
·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研究 | 第13-14页 |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研究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研究重点 | 第16页 |
·研究难点 | 第16页 |
·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第2章 理论支撑与研究对象概念阐释 | 第17-25页 |
·相关理论 | 第17-19页 |
·社会治理理论 | 第17页 |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17-18页 |
·自治组织理论 | 第18页 |
·“APC”评估理论 | 第18-19页 |
·资源依赖理论 | 第19页 |
·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 | 第19-21页 |
·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特征 | 第19-20页 |
·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类型 | 第20页 |
·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功能 | 第20-21页 |
·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能力建设 | 第21-25页 |
·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内涵 | 第21页 |
·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能力建设与政府购买服务之关系 | 第21-23页 |
·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能力建设重点指向 | 第23-25页 |
第3章 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基本状况实证调研 | 第25-40页 |
·人力资源 | 第25-27页 |
·组织人员构成 | 第25-26页 |
·组织人员薪酬待遇 | 第26-27页 |
·组织人员流动性 | 第27页 |
·设施建设 | 第27-28页 |
·基本设备 | 第27-28页 |
·办公和活动场地 | 第28页 |
·组织内部治理结构 | 第28-31页 |
·基本制度建设 | 第28-29页 |
·理事会及现任负责人构成 | 第29-30页 |
·财务规范 | 第30-31页 |
·项目服务能力 | 第31-33页 |
·项目管理制度 | 第31页 |
·项目服务内容及满意度评价 | 第31-32页 |
·项目创新性 | 第32-33页 |
·资源筹募能力 | 第33-34页 |
·资金筹募 | 第33页 |
·志愿者招募 | 第33-34页 |
·公关营销能力 | 第34-35页 |
·社会宣传 | 第34页 |
·公信力和危机处理 | 第34-35页 |
·行业互动 | 第35页 |
·典型案例剖析 | 第35-40页 |
·案例一:益友公益发展中心 | 第35-37页 |
·案例二:企航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 第37-40页 |
第4章 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的困境及其成因分析 | 第40-46页 |
·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能力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 | 第40-43页 |
·组织之间差异大发展失衡 | 第40页 |
·员工招募困难 | 第40-41页 |
·项目专业性程度较低 | 第41页 |
·项目资金匮乏 | 第41-42页 |
·内部治理能力缺失 | 第42页 |
·公关营销意识淡薄 | 第42-43页 |
·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能力建设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43-46页 |
·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制度建设不力 | 第43-44页 |
·社会认同度不高 | 第44页 |
·组织内部能力建设动力不足 | 第44-46页 |
第5章 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发展思路 | 第46-50页 |
·政府扶持层面 | 第46-47页 |
·正确认识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价值所在 | 第46页 |
·健全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发展制度规范 | 第46页 |
·合理制定优惠政策 | 第46-47页 |
·社会参与层面 | 第47页 |
·营造媒体正面引导氛围 | 第47页 |
·调动社会大众参与积极性 | 第47页 |
·协调沟通增进社区居民认同感 | 第47页 |
·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自身能力建设层面 | 第47-50页 |
·加大职业化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力度 | 第47-48页 |
·提高社区服务项目专业性和创新性 | 第48页 |
·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 第48页 |
·积极主动加强与政府部门工作联系 | 第48页 |
·建立多元化筹资渠道 | 第48页 |
·增强公信力扩大社会影响 | 第48-50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附录 | 第54-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