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5味山姜属中药对胃溃疡寒证大鼠温胃散寒药效及作用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6页
引言第16-17页
第一章 文献研究第17-30页
 第一节 基于亲缘关系的中药性效关系研究概况第17-18页
 第二节 山姜属中药研究概况第18-26页
  一、山姜属中药的基本认识第18页
  二、山姜属中药化学成分研究第18-22页
  三、山姜属中药药理活性研究第22-26页
 第三节 胃溃疡病证模型研究概况第26-30页
  一、胃溃疡寒、热证模型造模方法第26-27页
  二、胃溃疡脾胃虚寒证模型造模方法第27-28页
  三、胃溃疡脾胃气虚证模型造模方法第28页
  四、胃溃疡肝郁脾虚证模型造模方法第28-29页
  五、胃溃疡寒凝血瘀证模型造模方法第29页
  六、胃溃疡脾肾阳虚证模型造模方法第29页
  七、胃溃疡脾胃湿热证模型造模方法第29-30页
第二章 寒凉药加冰乙酸灌胃建立胃溃疡寒证大鼠模型第30-36页
 第一节 实验材料第30页
  一、实验动物第30页
  二、实验药材第30页
  三、主要试剂第30页
  四、主要仪器第30页
 第二节 实验方法第30-31页
  一、动物分组第30页
  二、药物制备第30页
  三、造模方法第30页
  四、检测指标第30-31页
   五、统计学处理第31页
 第三节 实验结果第31-36页
  一、大鼠存活情况第31页
  二、大鼠行为体征变化情况第31-33页
  三、大鼠胃粘膜形态级组织病理学变化第33-34页
  四、小结第34-36页
第三章 实验研究第36-46页
 第一节 实验材料第36-37页
  一、实验动物第36页
  二、实验药材第36页
  三、主要试剂第36-37页
  四、主要仪器第37页
 第二节 实验方法第37-45页
  一、动物分组第37页
  二、药物制备第37-38页
  三、造模给药第38页
  四、5味山姜属中药对胃溃疡寒证大鼠温胃散寒药效研究第38-39页
  五、5味山姜属中药对胃溃疡寒证大鼠温胃散寒作用机制研究第39-45页
 第三节 统计学处理第45-46页
第四章 实验结果第46-69页
 第一节 5味山姜属中药对胃溃疡寒证大鼠温胃散寒药效研究第46-53页
  一、对胃溃疡寒证大鼠行为体征的影响第46-49页
  二、对胃溃疡寒证大鼠胃液量、胃酸总酸度及胃蛋白酶活力变化的影响第49-51页
  三、对胃溃疡寒证大鼠胃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第51-53页
 第二节 5味山姜属中药对胃溃疡寒证大鼠温胃散寒作用机制研究第53-69页
  一、对胃溃疡寒证大鼠胃组织PGE_2含量变化的影响第53-54页
  二、对胃溃疡寒证大鼠胃组织EGF含量变化的影响第54-55页
  三、对胃溃疡寒证大鼠胃组织TGF-α含量变化的影响第55-56页
  四、对胃溃疡寒证大鼠血清NO含量变化的影响第56-57页
  五、胃溃疡寒证大鼠血清IL-8含量变化的影响第57-58页
  六、胃溃疡寒证大鼠血清TNF-α含量变化的影响第58-59页
  七、胃溃疡寒证大鼠血清NT含量变化的影响第59-60页
  八、胃溃疡寒证大鼠血浆ET含量变化的影响第60-61页
  九、胃溃疡寒证大鼠脑组织AchE含量变化的影响第61-62页
  十、胃溃疡寒证大鼠脑组织5-HT含量变化的影响第62-63页
  十一、对胃溃疡寒证大鼠脑组织NE含量变化的影响第63-64页
  十二、讨论第64-69页
结语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7页
附录第77-85页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85-86页
致谢第86-87页
附件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关联规则对王小云教授中医治疗妇科痛证的用药规律研究
下一篇:中药“喘可治”治疗特应性皮炎的实验与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