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隐名出资人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0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研究方法 | 第8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8页 |
·研究框架 | 第8-10页 |
第2章 隐名出资人基本理论概述 | 第10-15页 |
·隐名出资人的概念 | 第10-11页 |
·隐名出资人与相关概念辨析 | 第11-12页 |
·隐名出资人和冒名股东 | 第11页 |
·隐名出资人和挂名股东 | 第11页 |
·隐名出资人和干股股东 | 第11-12页 |
·隐名出资人的类型 | 第12-13页 |
·完全隐名出资人与不完全隐名出资人 | 第12页 |
·协议隐名出资人与非协议隐名出资人 | 第12页 |
·规避法律的隐名出资人与非规避法律的隐名出资人 | 第12-13页 |
·隐名出资人产生的原因 | 第13-15页 |
·规避国家法律进行的投资 | 第13页 |
·获得国家优惠政策进行的投资 | 第13页 |
·民营企业中员工的隐名持股 | 第13-14页 |
·保护个人隐私进行的投资 | 第14-15页 |
第3章 隐名出资人法律关系分析 | 第15-24页 |
·隐名出资人与显名股东 | 第15-20页 |
·学说之间的分歧 | 第15-18页 |
·本文的观点 | 第18-20页 |
·隐名出资人与公司及其他股东 | 第20-22页 |
·其他股东对隐名出资人的态度 | 第20-21页 |
·隐名出资人对公司的实际管理 | 第21页 |
·隐名出资人转化为显名股东的方式 | 第21-22页 |
·隐名出资人与第三人 | 第22-24页 |
·隐名出资人与债权人 | 第22页 |
·隐名出资人与股权受让人 | 第22页 |
·善意第三的保护 | 第22-24页 |
第4章 认定隐名出资人股东资格的依据 | 第24-38页 |
·认定原则 | 第24-25页 |
·意思自治原则 | 第24-25页 |
·公示原则和外观主义原则 | 第25页 |
·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 | 第25页 |
·理论基础 | 第25-29页 |
·学术界的代表性观点 | 第25-27页 |
·《公司法》对隐名出资人的相关规定 | 第27-28页 |
·司法解释对隐名出资人的相关规定 | 第28-29页 |
·认定要件 | 第29-38页 |
·形式要件 | 第29-31页 |
·实质要件 | 第31-34页 |
·本文的观点 | 第34-38页 |
第5章 隐名出资人的利益保护及限制路径 | 第38-43页 |
·隐名出资人的相关法律权利 | 第38-39页 |
·隐名出资人的退资权 | 第38页 |
·隐名出资人的损害赔偿请求权 | 第38-39页 |
·对规避法律的隐名出资人的限制 | 第39-40页 |
·对规避法律的隐名出资人的处理 | 第39-40页 |
·适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 | 第40页 |
·对非规避法律的隐名出资人的保护 | 第40-42页 |
·两大法系对隐名出资制度的规定 | 第40-41页 |
·规范认定股东资格的途径 | 第41-42页 |
·关于公司隐名出资人的立法建议 | 第42-43页 |
·立法规范隐名出资关系 | 第42页 |
·立法完善民事代理制度 | 第42-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第47-48页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