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DM光网络中P圈多播保护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波分复用技术 | 第11-12页 |
·WDM光网络中的多播技术 | 第12-14页 |
·本文的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14-16页 |
第二章 WDM光网络中的多播保护 | 第16-28页 |
·WDM光网络中的生存性机制 | 第16-19页 |
·专用保护和共享保护 | 第17-18页 |
·链路、分段和路径保护 | 第18-19页 |
·多播保护分类 | 第19-22页 |
·基于双树的保护方案 | 第20-21页 |
·部分保护方案 | 第21-22页 |
·P圈概念与性能评价标准 | 第22-24页 |
·P圈概念 | 第23页 |
·P圈性能评价标准 | 第23-24页 |
·P圈保护方案 | 第24-27页 |
·动态连接保护 | 第25页 |
·单播P圈保护 | 第25-26页 |
·多播P圈保护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基于P圈的多播保护方案设计 | 第28-37页 |
·研究背景 | 第28页 |
·IpC方案 | 第28-31页 |
·EIpC方案 | 第31-34页 |
·分段IpC | 第31-33页 |
·路径IpC | 第33-34页 |
·算法原理 | 第34-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基于连接优先级的P圈保护方案设计 | 第37-45页 |
·连接可用性 | 第37-38页 |
·光网络中连接可用性分析 | 第38-40页 |
·保护链路的可用性 | 第38-39页 |
·区分连接共享保护链路连接的可用性 | 第39-40页 |
·PIpC方案介绍 | 第40-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算法仿真与性能分析 | 第45-58页 |
·仿真环境 | 第45-46页 |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 第46-57页 |
·EIpC方案仿真分析 | 第46-53页 |
·PIpC方案仿真分析 | 第53-57页 |
·EIpC与IpC性能比较 | 第57页 |
·PIp C与IpC性能比较 | 第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62-63页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