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不同受旱条件下冬小麦和夏玉米冠层光截获特征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第13-18页
     ·冠层光分布与光截获研究进展第13-14页
     ·不同层叶片光截获研究进展第14-15页
     ·光截获与叶面积指数第15-16页
     ·叶面积指数的测量计算方法第16-17页
     ·存在问题第17-18页
   ·研究思路及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8-20页
     ·研究内容第18页
     ·研究方法第18-19页
     ·技术路线第19-20页
第二章 冬小麦和夏玉米叶片形状系数变异性研究第20-33页
   ·材料与方法第20-22页
     ·试验区概况第20页
     ·试验处理第20页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20-21页
     ·叶片面积估算模型的建立和评价第21-22页
     ·统计分析第22页
   ·结果与分析第22-30页
     ·全生育期叶片形状系数的变异性第22-25页
     ·植株内叶片形状系数的变异性第25-28页
     ·叶片形状系数模型的验证第28-30页
   ·讨论第30-31页
     ·叶片形状系数变异性第30-31页
     ·叶片形状系数模型的验证第31页
   ·本章小结第31-33页
第三章 冬小麦和夏玉米冠层光合有效辐射的传输特征第33-47页
   ·材料与方法第33-35页
     ·试验区概况第33-34页
     ·试验设计第34页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34-35页
     ·数据分析第35页
   ·结果与分析第35-44页
     ·冬小麦冠层PAR传输特征第35-38页
     ·夏玉米冠层PAR传输特征第38-42页
     ·日平均冠层PAR透光率第42-44页
   ·讨论第44-45页
     ·冬小麦和夏玉米冠层PAR传输特征第44-45页
     ·冬小麦和夏玉米冠层PAR传输特征第45页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四章 冬小麦和夏玉米冠层光截获特征第47-57页
   ·材料与方法第50-52页
     ·试验区概况第50页
     ·试验设计第50-51页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51-52页
   ·结果与分析第52-56页
     ·冬小麦拔节后冠层光截获第52-53页
     ·灌浆期夏玉米不同层叶片光截获第53-55页
     ·夏玉米冠层不同层叶片光截获的模拟第55-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7-59页
   ·主要结论第57-58页
     ·冬小麦和夏玉米叶片形状系数时间和空间变异性研究第57页
     ·冬小麦和夏玉米冠层光传输特征第57页
     ·夏玉米灌浆期冠层不同层叶片光截获特征第57-58页
   ·研究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4页
附录第64-69页
致谢第69-70页
作者简介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轮作条件下砾石覆盖量对农田水分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下一篇:夏玉米叶绿素、叶面积指数高光谱估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