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气象灾害及其防御论文--旱灾论文

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旱灾风险分析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8页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旱灾风险研究现状第12-13页
     ·干旱指标研究现状第13-14页
     ·旱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第14-15页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15页
   ·研究内容第15-16页
   ·技术路线第16-18页
第二章 旱灾风险评价方法理论基础第18-24页
   ·模糊理论第18-20页
   ·灰色理论第20页
     ·灰色模型的理论基础第20页
     ·灰色风险模型建立第20页
   ·熵权法第20-21页
   ·云模型第21-22页
     ·云模型概念机器数字特征第21页
     ·正向云模型发生器第21-22页
   ·云模型、熵权法的结合第22-24页
第三章 基于模糊-灰色理论的旱灾风险评价第24-35页
   ·数据来源第24-25页
   ·季节选择第25页
   ·干旱指数选取第25-26页
     ·干旱影响因子的选取第25页
     ·SPEI指数获取第25-26页
   ·基于模糊理论的SPEI数据处理第26-31页
   ·灰色旱灾风险模型建立第31-33页
   ·评价结果验证第33-34页
   ·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基于云模型、熵权法的旱灾风险综合评价第35-65页
   ·旱灾特征和成灾机理第35-41页
     ·旱灾特征分析第35-36页
     ·旱灾规律分析第36-38页
     ·农业旱灾成因机理分析第38-41页
   ·数据来源第41页
   ·旱灾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第41-44页
     ·旱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第41页
     ·危险性评价指标第41-42页
     ·暴露性评价指标第42页
     ·灾损敏感性评价指标第42-43页
     ·抗旱能力评价指标第43-44页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第44页
   ·评价等级的划分第44-45页
   ·基于云模型的旱灾风险综合评价及结果第45-62页
   ·评价结果验证第62-64页
   ·小结第64-65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5-69页
   ·总结第65-67页
   ·展望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4页
致谢第74-75页
作者简介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秦岭典型林地土壤生物响应研究
下一篇:西藏阿里气候变化对草地畜牧业及牧民收入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