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一章 团簇简介 | 第7-18页 |
·团簇的简介 | 第7-8页 |
·金属团簇介绍 | 第7页 |
·双金属团簇介绍 | 第7-8页 |
·金属团簇的研究意义及现状 | 第8-10页 |
·双金属团簇的研究意义及现状 | 第10-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8页 |
第二章 团簇研究的方法及势模型 | 第18-24页 |
·团簇研究的理论方法 | 第18页 |
·势函数 | 第18-20页 |
·Lennard-Jones势 | 第18-19页 |
·Morse势 | 第19页 |
·紧束缚势 | 第19-20页 |
·团簇研究中描述相分离的对关联函数 | 第20-21页 |
·团簇中重要的优化算法 | 第21-22页 |
·分子动力学方法 | 第21页 |
·模拟退火方法 | 第2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4页 |
第三章 类Ⅰ_h团簇的动力学稳定性及准晶化能力的预测 | 第24-38页 |
·引言 | 第24-25页 |
·计算细节 | 第25-27页 |
·初始结构 | 第25-26页 |
·相互作用势 | 第26-27页 |
·分子动力学 | 第27页 |
·计算物理量 | 第27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27-33页 |
·团簇的熔化行为及动力学稳定性 | 第27-30页 |
·不同元素从不同初始结构出发的转变区间 | 第30-33页 |
·小结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第四章 Ag-Cu双金属团簇中Ag原子偏析行为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 第38-54页 |
·引言 | 第38-39页 |
·计算细节 | 第39-41页 |
·初始结构 | 第39页 |
·Gupta多体势 | 第39-40页 |
·分子动力学模拟 | 第40页 |
·计算物理量 | 第40-41页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1-50页 |
·低温退火结构 | 第41-44页 |
·团簇的组分偏析行为 | 第44-48页 |
·团簇的对关联函数 | 第48-49页 |
·团簇的比热曲线 | 第49-50页 |
·小结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4-56页 |
·总结 | 第54-55页 |
·展望 | 第55-56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