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3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文献回顾 | 第12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3页 |
第2章 理论综述 | 第13-23页 |
·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的基本定义和框架 | 第13-16页 |
·资金池定义与内涵 | 第13-14页 |
·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的定义及实现目标 | 第14页 |
·资金池的适用范围 | 第14页 |
·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的运行机制 | 第14-16页 |
·相关政策 | 第16-18页 |
·国家层面 | 第16页 |
·地方层面 | 第16-18页 |
·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准备 | 第18-19页 |
·构建目标 | 第18页 |
·目标客户 | 第18页 |
·构建资金池的必要条件 | 第18页 |
·政策依据及意义 | 第18-19页 |
·跨国企业集团资金池业务制度设计及主要功能 | 第19-22页 |
·基本思路 | 第19页 |
·业务运作模式 | 第19-20页 |
·参与归集的资金来源 | 第20-21页 |
·参与集合的跨境人民币规模 | 第21页 |
·归集资金的使用 | 第21页 |
·资金池主要功能 | 第21-22页 |
·资金池主要亮点 | 第22页 |
·资金池业务的政策建议 | 第22-23页 |
·资金池业务的准入,应该实行事前备案 | 第22页 |
·对集合现金的取得方式、规模和运作进行适度控制 | 第22页 |
·跨境资金池的管理规定要尽快出台 | 第22-23页 |
·完善资金池的相关配套工作,强化事后的监督与管理 | 第23页 |
第3章 业务发展的适时性、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23-28页 |
·概述 | 第23页 |
·业务发展的适时性 | 第23-25页 |
·人民币流动性管理划时代的关键点 | 第23-24页 |
·资金池将提升集团资产负债管理能力 | 第24-25页 |
·新规则带来新机遇 | 第25页 |
·全面发展资金池业务的必要性 | 第25-26页 |
·解决内部资金失衡,变不利为有利 | 第25-26页 |
·加强内部管理,保障集团利益 | 第26页 |
·助推企业“走出去”,扩大人民币在海外的使用范围 | 第26页 |
·资金池业务发展的可行性 | 第26-28页 |
·跨国集团外币现金集中运营管控的成功实践为资金池提供了经验 | 第26-27页 |
·有关跨境人民币使用政策框架为业务提供了理论依据 | 第27页 |
·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的实践为业务开展提供了管理经验 | 第27-28页 |
第4章 案例 | 第28-31页 |
·企业案例 | 第28-30页 |
·企业案例之一———“跨境的本币资金池将中国与欧洲连通” | 第28-29页 |
·企业案例之二———“花落”都福 | 第29-30页 |
·银行案例——抢占人民币国际化先机,银行服务理应顺势而为 | 第30-31页 |
第5章 业务在进出口银行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建议 | 第31-39页 |
·业务研究与发展现状 | 第31-32页 |
·主要业务功能 | 第31-32页 |
·自贸区版和全国版政策的区别 | 第32页 |
·上海自贸区资金池业务发展情况 | 第32页 |
·资金池业务对全行资金管理产生的影响分析 | 第32-34页 |
·拟开办此类资金池业务的银行需具备的条件 | 第32页 |
·不利因素 | 第32-33页 |
·有利因素 | 第33页 |
·对资金管理影响分析 | 第33-34页 |
·资金池对外部环境的影响分析 | 第34-35页 |
·对世界货币体系带来的的影响 | 第34页 |
·对金融行业的影响 | 第34页 |
·我行对资金池业务的认识 | 第34-35页 |
·相关建议 | 第35-37页 |
·国家层面 | 第35页 |
·银行层面 | 第35-36页 |
·部门层面 | 第36-37页 |
·具体操作建议 | 第37-38页 |
·充分利用援外优惠贷款优势 | 第37页 |
·要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 | 第37页 |
·创新业务模式 | 第37页 |
·加大在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规模 | 第37-38页 |
·加大基础建设力度 | 第38页 |
·开展资金池注意事项 | 第38-39页 |
·一般要求 | 第38页 |
·其他注意事项 | 第38-39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9-41页 |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第39-40页 |
·研究展望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个人简历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