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油气田论文

油井产出液预脱水用新型水力旋流器的设计与特性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49页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5-16页
   ·常规切向入口水力旋流器的研究与应用第16-30页
     ·油水分离用切向入口水力旋流器的起源及常见结构第16-19页
     ·围绕油水分离用切向入口水力旋流器开展的数值模拟研究第19-21页
     ·围绕油水分离用切向水力旋流器展开的实验研究第21-27页
     ·围绕油水分离用切向入口水力旋流器的改进研究第27-30页
   ·轴向入口水力旋流器的研究与应用第30-46页
     ·螺旋叶片式轴向入口水力旋流器第30-31页
     ·Delft理工大学研发的轴向入口水力旋流器第31-34页
     ·FMC Technologies公司轴向入口水力旋流器—内联脱水器第34-41页
     ·ASCOM公司的轴向入口水力旋流器第41-43页
     ·Veolia水务公司的轴向入口水力旋流器第43页
     ·ESI公司的轴向入口水力旋流器第43-44页
     ·国内有关轴向入口水力旋流器的研究第44-46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46-49页
第二章 轴向入口水力旋流器的结构设计研究第49-67页
   ·切向入口水力旋流器的结构设计及分离性能评价第49-51页
     ·切向入口水力旋流器的结构设计第49-50页
     ·切向入口水力旋流器的分离性能评价指标第50-51页
   ·轴向入口水力旋流器的结构设计第51-52页
   ·结构设计的可行性验证第52-62页
     ·轴向入口水力旋流器的结构介绍第52-53页
     ·轴向入口水力旋流器结构尺寸设计第53-56页
     ·计算模型的确定第56-57页
     ·网格独立性验证第57-58页
     ·内部流场分布第58-62页
   ·正交数值实验第62-64页
     ·方案设计第62-63页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第63-64页
   ·本章小结第64-67页
第三章 轴向入口水力旋流器工程样机的设计与数值模拟第67-85页
   ·轴向入口水力旋流器工程样机的结构介绍及参数确定第67-70页
     ·结构介绍第67-68页
     ·结构参数的确定第68-70页
   ·轴向入口水力旋流器工程样机内部流场分析第70-73页
     ·计算模型介绍第70-71页
     ·内部流场分析第71-73页
   ·不同结构参数对轴向入口水力旋流器分离性能的影响第73-79页
     ·排油管直径对分离性能的影响第73-75页
     ·大锥角对分离性能的影响第75-76页
     ·小锥角对分离性能的影响第76-77页
     ·起旋元件相关参数对分离性能的影响第77-79页
     ·单因素数值试验结果汇总第79页
   ·不同操作参数对轴向入口水力旋流器分离性能的影响第79-83页
     ·内部流场分析第80-81页
     ·处理量对分离性能的影响第81-82页
     ·分流比对分离性能的影响第82-83页
     ·油滴粒径对分离性能的影响第83页
   ·本章小结第83-85页
第四章 轴向入口水力旋流器工程样机的结构优化第85-101页
   ·响应曲面法(RSM)的基本介绍第85-88页
     ·基本思想第85-86页
     ·中心组合设计和Box-Behnken设计第86-87页
     ·响应曲面法的应用第87-88页
   ·响应曲面法试验安排第88-89页
   ·响应曲面法试验结果分析第89-97页
     ·数据分析第89-91页
     ·数据点分布图分析第91-94页
     ·等高线及三维响应曲面图分析第94-97页
   ·响应曲面法优化分析第97-99页
   ·本章小结第99-101页
第五章 轴向入口水力旋流器室内试验研究第101-119页
   ·室内试验装置及流程第101-103页
     ·室内试验系统简介第101-102页
     ·试验样机尺寸及配套设备选型第102-103页
   ·油水混合液的模拟配制第103-107页
     ·配制方案探讨第103-104页
     ·配制方案的确定第104-107页
   ·实验测量方法、仪器及药品第107-110页
   ·轴向入口水力旋流器分离性能试验第110-118页
     ·处理量对分离性能的影响第110-112页
     ·分流比对分离性能的影响第112-113页
     ·出水口背压对分离性能的影响第113-115页
     ·室内试验样机的改进第115-118页
   ·本章小结第118-119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119-121页
   ·结论第119-120页
   ·建议第120-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26页
致谢第126-127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27-128页
作者和导师简介第128页

论文共1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加油站地下储油罐机械清洗用三维旋转喷头的研究与系统应用
下一篇:长输原油管道内检测器速度控制技术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