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动度路面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1-15页 |
·大流动度混凝土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1-13页 |
·路面混凝土耐久性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第二章 原材料技术性质 | 第18-26页 |
·水泥 | 第18页 |
·粉煤灰 | 第18-20页 |
·粉煤灰的技术性质 | 第18-19页 |
·粉煤灰提高混凝土性能的机理 | 第19-20页 |
·粗集料 | 第20-21页 |
·细集料 | 第21页 |
·高效减水剂 | 第21-23页 |
·减水剂的减水机理 | 第21-22页 |
·减水剂与水泥的相容性 | 第22-23页 |
·拌合水 | 第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6页 |
第三章 大流动度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第26-46页 |
·配合比设计的技术方案 | 第26-32页 |
·配合比设计要求 | 第26-27页 |
·粗集料级配选择 | 第27-30页 |
·细集料级配选择 | 第30-32页 |
·配合比计算 | 第32-35页 |
·正交试验 | 第35-42页 |
·正交试验方案设计 | 第36-37页 |
·正交试验及结果分析 | 第37-42页 |
·不同参数组合混凝土的性能验证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6页 |
第四章 大流动度路面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 | 第46-76页 |
·混凝土干缩 | 第46-52页 |
·混凝土干缩破坏的机理 | 第46-47页 |
·混凝土干缩试验 | 第47-51页 |
·干缩试验结果分析 | 第51-52页 |
·混凝土早期开裂 | 第52-55页 |
·混凝土早期开裂试验 | 第52-54页 |
·早期开裂试验结果分析 | 第54-55页 |
·混凝土抗渗性 | 第55-60页 |
·氯离子渗透方式 | 第55页 |
·外界物质渗入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 | 第55-56页 |
·氯离子渗透性试验 | 第56-59页 |
·氯离子渗透性试验结果分析 | 第59-60页 |
·混凝土抗冻性 | 第60-69页 |
·混凝土的冻融破坏 | 第60页 |
·混凝土冻融破坏的机理 | 第60-61页 |
·混凝土抗冻性试验 | 第61-68页 |
·抗冻性试验结果分析 | 第68-69页 |
·混凝土耐磨性 | 第69-74页 |
·路面混凝土的磨损机理 | 第69-70页 |
·混凝土耐磨性试验 | 第70-73页 |
·耐磨性试验结果分析 | 第73-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五章 提高大流动度路面混凝土耐久性的技术措施 | 第76-84页 |
·原材料选择的原则 | 第76-79页 |
·水泥 | 第76-77页 |
·集料 | 第77-78页 |
·外加剂 | 第78-79页 |
·掺合料 | 第79页 |
·配合比设计 | 第79-81页 |
·水胶比 | 第79-80页 |
·水泥用量 | 第80页 |
·砂率 | 第80页 |
·外加剂的掺量 | 第80-81页 |
·施工与养护 | 第81-82页 |
·搅拌与运输 | 第81页 |
·浇筑与养生 | 第81-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84-86页 |
·主要结论 | 第84-85页 |
·展望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