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

苦丁茶中的苯丙素苷类药物小分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6页
   ·引言第13页
   ·研究对象第13-17页
     ·苯丙素苷类小分子第13-14页
     ·牛血清白蛋白(BSA)第14-15页
     ·胰蛋白酶(Trypsin)第15-16页
     ·脂肪酶(Lipase)第16-17页
   ·研究方法第17-22页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第17-18页
     ·荧光光谱法第18-20页
     ·圆二色谱法第20-21页
     ·分子模拟对接第21页
     ·等温滴定量热法第21-22页
   ·研究内容第22-24页
     ·猝灭类型第22-23页
     ·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第23页
     ·作用力类型第23-24页
     ·结合距离第24页
   ·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意义第24-26页
第二章 Ligupurpuroside A、Ligupurpuroside B与牛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第26-40页
   ·引言第26页
   ·主要仪器与试剂第26-27页
   ·实验方法第27-28页
     ·紫外光谱测定第27页
     ·荧光光谱测定第27-28页
     ·圆二色谱测定第28页
   ·结果与讨论第28-39页
     ·荧光光谱第28-30页
     ·猝灭类型第30-31页
     ·结合参数第31-32页
     ·作用力类型第32-33页
     ·结合距离第33-34页
     ·构象的影响第34-37页
     ·分子模拟研究第37-39页
   ·小结第39-40页
第三章 Ligupurpuroside A、Ligupurpuroside B与胰蛋白酶的相互作用研究第40-54页
   ·引言第40-41页
   ·主要仪器与试剂第41页
   ·实验方法第41-42页
     ·酶活测定第41-42页
     ·光谱测定第42页
   ·结果与讨论第42-53页
     ·酶活实验与抑制类型第42-44页
     ·荧光光谱第44-45页
     ·猝灭机理第45-46页
     ·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第46-47页
     ·作用力类型第47-48页
     ·蛋白构象变化第48-51页
     ·计算机模拟对接研究第51-53页
   ·小结第53-54页
第四章 Ligupurpuroside A、Ligupurpuroside B与脂肪酶的相互作用研究 . 42第54-66页
   ·引言第54-55页
   ·主要仪器与试剂第55页
   ·实验方法第55-56页
     ·酶活测定第55-56页
     ·光谱测定第56页
   ·结果与讨论第56-65页
     ·酶活实验与抑制类型第56-58页
     ·荧光猝灭光谱第58-59页
     ·猝灭机理第59-60页
     ·结合参数第60-61页
     ·作用力类型第61-62页
     ·蛋白构象研究第62-63页
     ·分子对接研究第63-65页
   ·小结第65-66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6-69页
   ·结论第66-68页
   ·创新点第68页
   ·展望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80页
致谢第80-81页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1-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淫羊藿苷配伍姜黄素和胡椒碱干预早期AD病理进程的机制研究
下一篇:桑椹果实抗炎活性成分筛选及其作用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