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成年人的怀旧心理及与归属感、抑郁的关系研究

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11页
第1章 前言第11-15页
   ·研究背景第11页
   ·问题提出第11-12页
   ·研究意义第12-13页
     ·理论意义第12-13页
     ·实践意义第13页
   ·研究流程第13-15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5-23页
   ·怀旧心理及其相关研究第15-19页
     ·怀旧心理的概念第15-16页
     ·怀旧的产生第16-17页
     ·怀旧的种类及发展第17页
     ·怀旧的研究方法第17-18页
     ·怀旧心理的研究近况第18-19页
   ·归属感第19-20页
     ·归属感的概念第19页
     ·归属感的测量第19页
     ·归属感的结果变量第19-20页
   ·抑郁第20-23页
     ·抑郁的界定第20-21页
     ·抑郁的研究进展第21-23页
第3章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第23-25页
   ·概念模型第23页
   ·研究假设第23-25页
     ·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分析第23-24页
     ·怀旧心理与后果变量的关系第24页
     ·归属感的中介效应第24-25页
第4章 实证研究第25-28页
   ·研究对象第25页
   ·研究工具第25-27页
     ·怀旧倾向量表第25-26页
     ·归属感量表第26-27页
     ·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第27页
   ·研究程序第27-28页
第5章 结果与分析第28-47页
   ·被试在怀旧心理上得分的描述统计第28-33页
     ·不同性别成年人的怀旧心理的差异情况第28页
     ·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变量上的怀旧心理的差异情况第28-29页
     ·在家庭来源变量上的怀旧心理的差异情况第29-30页
     ·在婚姻状况变量上的怀旧心理的差异情况第30页
     ·在出生年代变量上的怀旧心理的差异情况第30-33页
   ·被试在归属感上得分的描述统计第33-34页
     ·不同性别成年人的归属感的差异情况第33页
     ·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变量上的归属感的差异情况第33页
     ·在家庭来源变量上的归属感的差异情况第33-34页
     ·在婚姻状况变量上的归属感的差异情况第34页
     ·在出生年代变量上的归属感的差异情况第34页
   ·被试在抑郁上得分的描述统计第34-40页
     ·不同性别成年人的抑郁的差异情况第34-35页
     ·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变量上的抑郁的差异情况第35-36页
     ·在家庭来源变量上的抑郁的差异情况第36-37页
     ·在婚姻状况变量上的抑郁的差异情况第37页
     ·在出生年代变量上的抑郁的差异情况第37-40页
   ·成年人的怀旧心理、归属感与抑郁的相关分析第40-42页
   ·成年人的怀旧心理、归属感与抑郁的回归分析第42-44页
     ·成年人抑郁对怀旧心理的回归分析第42-43页
     ·成年人抑郁对归属感的回归分析第43页
     ·成年人抑郁对怀旧心理、归属感的回归分析第43-44页
   ·归属感的中介作用第44-47页
第6章 讨论第47-55页
   ·成年人怀旧心理的特征讨论第47-49页
   ·成年人归属感的特征讨论第49-50页
   ·成年人抑郁的特征讨论第50-52页
   ·成年人怀旧心理、归属感和抑郁的关系第52-53页
   ·归属感的中介作用第53-54页
   ·研究局限第54-55页
第7章 结论与启示第55-57页
   ·研究结论第55页
   ·研究启示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附录第60-64页
致谢第64-6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汉字编码后不同情绪图片效价对汉字定向遗忘的影响
下一篇:定向遗忘下项目的激活水平和整体情境对错误记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