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大鼠CRISP2与PDIA3的相互作用及其在睾丸和精子中的定位研究

符号说明第1-5页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膜融合机制的研究进展第13-27页
 1 历史回顾第13-14页
 2 病毒的膜融合机制第14-16页
   ·Ⅰ型病毒的膜融合相关机制第14-16页
   ·Ⅱ型病毒的膜融合相关机制第16页
 3 体细胞膜融合机制第16-18页
 4 动物生殖细胞膜融合相关机制第18-25页
   ·卵子表面的精卵融合相关蛋白第19-21页
   ·精子上的精卵融合相关蛋白因子第21-24页
   ·精卵融合有关的酶第24页
   ·精卵相互作用有关的抗原第24-25页
 5 植物配子融合相关机制第25-26页
 6 展望第26-27页
第二部分 研究论文第27-101页
 第一章 大鼠Crisp2和Pdia3的cDNA的克隆第27-44页
  前言第2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7-31页
   ·主要实验器材第27-28页
   ·载体与苗种第28页
   ·实验试剂与方法第28-31页
  2 结果第31-41页
   ·大鼠附睾、睾丸组织总RNA的提取第31-32页
   ·大鼠Crisp2和Pdia3的PCR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第32-33页
   ·pMD19-T重组载体的双酶切鉴定第33-34页
   ·大鼠PDIA3和CRISP2 cDNA结构分析第34页
   ·大鼠PDIA3和CRISP2氨基酸序列的分析第34-36页
   ·大鼠PDIA3和CRISP2的二级结构和性质以及三维结构预测第36-41页
  3 讨论第41-44页
 第二章 大鼠CRISP2和PDIA3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及纯化第44-57页
  前言第44页
  1 材料和方法第44-50页
   ·材料第44-46页
   ·实验方法第46-50页
  2 结果第50-56页
   ·Pdia3和Crisp2全长测序结果分析(见第一章结构分析)第50-51页
   ·大鼠Pdia3和Crisp2 PCR产物、重组克隆T载体的构建及pET32a-Crisp2、pGEX4T-1-Pdia3重组载体酶切鉴定第51-52页
   ·pET32a-CRISP2、pGEX4T-1-PDIA3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与His-CRISP2、GST-PDIA3融合蛋白的Western-blot鉴定第52-55页
   ·纯化后的His-CRISP2和GST-PDIA3融合蛋白浓度的测定第55-56页
  3 讨论第56-57页
 第三章 小鼠抗大鼠CRISP2和PDIA3腹水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纯化第57-66页
  前言第57-58页
  1 材料和方法第58-61页
   ·材料第58页
   ·实验方法第58-61页
  2 结果第61-64页
   ·小鼠抗GST-PDIA3和His-CRISP2多克隆抗体的鉴定第62页
   ·大鼠PDIA3和CRISP2纯化抗体特异性测定第62-63页
   ·CRISP2、PDIA3抗体的效价测定第63-64页
  3 讨论第64-66页
 第四章 大鼠PDIA3和CRISP2蛋白在其睾丸组织和精子中的定位第66-74页
  前言第66页
  1 材料和方法第66-69页
   ·材料第66-68页
   ·实验方法第68-69页
  2 结果第69-72页
   ·大鼠睾丸组织中PDIA3和CRISP2的定位第69-71页
   ·大鼠PDIA3和CRISP2在精子细胞顶体反应前后不同形态的免疫化学定位第71-72页
  3 讨论第72-74页
 第五章 大鼠PDIA3、CRISP2酵母双杂交作用的研究第74-87页
  前言第7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4-79页
   ·试剂第74-76页
   ·实验方法第76-79页
  2 结果第79-85页
   ·大鼠Pdia3和Crisp2的PCR凝胶电泳第79-80页
   ·pGADT7和pGBKT7酶切鉴定第80-81页
   ·Y2H和Y187双杂交目的阳性菌凝胶电泳鉴定第81-82页
   ·酵母菌Y187和Y2H Gold交配第82-83页
   ·SD/-Leu or如/-Trp的菌落生长结果第83页
   ·SD/-Leu/-Trp的菌落生长结果第83-84页
   ·SD/-Ade/-His/-Leu/-Trp/X-a -Ga/Aba (QXA)的菌落生长结果第84-85页
  3 讨论第85-87页
 第六章 大鼠PDIA3和CRISP2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第87-101页
  前言第87-8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88-92页
   ·实验器材第88页
   ·实验方法第88-92页
     ·试剂第88页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第88-89页
     ·pcDNA表达载体的构建第89-90页
     ·293T细胞的培养第90页
     ·细胞共转染第90-91页
     ·细胞转染后目的蛋白收集第91页
     ·免疫共沉淀第91页
     ·目的蛋白的Western blot检測第91-92页
  2 结果第92-99页
   ·PCR产物凝胶电泳分析鉴定第92页
   ·pcDNA3.1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双酶切分析第92-94页
   ·目的蛋白Western blot结果第94-99页
  3 讨论第99-101页
结论第101-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7页
致谢第107-10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TORC1在鞭毛蛋白诱导炎性细胞因子表达中的调控作用与机制
下一篇:乌梁素海沉积物中胡敏酸和胡敏素与重金属相互作用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