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肥料学论文--农家肥料论文--堆肥、沤肥论文

玉米秸秆低温降解菌剂降解效果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缩略语表第10-11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17页
   ·秸秆的利用现状第11-12页
   ·秸秆的还田的研究进展第12-13页
     ·秸秆的还田方式第12页
     ·秸秆还田的意义第12-13页
     ·梧巧还田的存在问题第13页
   ·秸秆降解原理第13-15页
     ·秸秆的主要成分第13-14页
     ·秸秆降解菌的筛选第14-15页
       ·降解秸秆的微生物第14页
       ·秸秆降解菌的筛选第14-15页
   ·秸秆降解菌对秸秆还田的影响第15页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5-16页
   ·研究技术路线图第16-17页
第二章 复合菌系复筛选育第17-22页
 1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17-18页
   ·试验材料第17-18页
     ·试验复合菌系第17页
     ·碳源和培养基的配置第17-18页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18页
 2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用相关参数计算第1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18-21页
   ·复合菌系的滤纸崩溃试验第18-20页
   ·秸秆液态发酵时的降解率第20-21页
 4 结论第21-22页
第三章 复合菌系液态发酵条件下的生长特性及降解效果第22-31页
 1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22-25页
   ·试验材料第22页
   ·主要试剂配制第22页
   ·试验设计第22页
   ·试验方法第22-25页
     ·生长量曲线的测定第22-23页
     ·PH值变化的测定第23页
     ·酶活力测定方法第23-25页
   ·秸秆的降解率第25页
   ·木质纤维素残余量的测定第25页
 2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用相关参数计算第25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5-29页
   ·液态发酵条件下微生物生长量的动态变化第25-26页
   ·液态发酵条件下PH值的动态变化第26-27页
   ·液态发酵条件酶活的动态变化第27-28页
   ·液态发酵条件下秸秆降解率的动态变化第28页
   ·液态发酵条件下秸秆木质纤维素残余量的动态变化第28-29页
 4 结论第29-31页
第四章 模拟还田方式下秸秆降解菌的秸秆降解效果研究第31-4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1-35页
   ·试验材料第31页
     ·试验菌剂第31页
     ·玉米秸秆第31页
     ·土壤第31页
     ·培养基第31页
   ·试验设计第31-32页
   ·样品采集第32页
   ·测定方法第32-35页
     ·土壤培养效果第32页
       ·秸秆的降解率第32页
       ·木质纤维素残余量的测定第32页
       ·土壤腐殖质碳的测定第32页
       ·土壤酶活的测定第32页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第32-35页
       ·土壤微生物区系组成多样性第32-33页
       ·DGGE第33-35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5-44页
   ·复合菌系对玉米秸秆降解率的影响第35-36页
   ·复合菌系对玉米秸秆木质纤维素组成成分的影响第36-37页
   ·复合菌系对土壤腐殖质组成的影响第37-38页
   ·复合菌系对土壤酶活的影响第38-39页
   ·土壤微生物遗传多样性分析第39-44页
     ·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第39-40页
     ·土壤DNA提取第40-41页
     ·土壤细菌PCR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定性检测第41页
     ·DGGE图谱分析第41-44页
 4 结论第44-45页
第五章 全文讨论与结论第45-47页
致谢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作者简介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3种禾草不同混播比例建植植被的护坡性能研究
下一篇:不同堆积高度对羊粪堆肥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