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对女性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前言 | 第10-12页 |
一、临床资料 | 第12-14页 |
(一) 病例来源 | 第12页 |
(二) 诊断标准 | 第12页 |
1. 中医诊断标准 | 第12页 |
2. 西医诊断标准 | 第12页 |
(三) 病例筛选 | 第12-14页 |
1. 纳入标准 | 第12-13页 |
2. 排除标准 | 第13页 |
3. 脱落标准 | 第13页 |
4. 脱落病例处理 | 第13页 |
5. 剔除标准 | 第13-14页 |
二、治疗方法 | 第14-18页 |
(一) 病例分组 | 第14页 |
(二) 样本量估计 | 第14页 |
(三) 随机方法 | 第14页 |
(四) 治疗方法 | 第14-16页 |
1. 埋线组 | 第14-16页 |
2. 药物组 | 第16页 |
(五) 疗效观察 | 第16-17页 |
1. 观察指标 | 第16页 |
2. 安全评价 | 第16页 |
3. 随访检测 | 第16-17页 |
(六) 统计方法 | 第17-18页 |
三、结果 | 第18-23页 |
(一) 病例基线比较 | 第18-19页 |
1. 患者一般情况 | 第18页 |
2. 治疗前病情资料 | 第18-19页 |
(二) 临床治疗观察 | 第19-22页 |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变化 | 第19页 |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雌二醇水平变化 | 第19-20页 |
3. 两组患者随访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比较 | 第20-21页 |
4. 两组患者随访雌二醇水平的比较 | 第21-22页 |
(三) 安全性评价 | 第22页 |
1. 生命体征 | 第22页 |
2. 不良反应 | 第22页 |
(四) 随访依从性 | 第22-23页 |
四、分析与讨论 | 第23-29页 |
(一) 对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认识 | 第23-24页 |
1. 现代医学的认识 | 第23页 |
2. 祖国医学的认识 | 第23-24页 |
(二) 中医中药治疗优势 | 第24页 |
(三) 穴位埋线治疗特点 | 第24-26页 |
1. 治则治法确立 | 第24-25页 |
2. 选穴依据 | 第25页 |
3. 穴位埋线作用 | 第25-26页 |
(四) 穴位埋线治疗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疗效分析 | 第26-27页 |
1. 穴位埋线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 第26页 |
2. 穴位埋线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 第26-27页 |
3. 穴位埋线与口服药物疗效的比较 | 第27页 |
(五) 不足与展望 | 第27-29页 |
1. 穴位埋线治疗优势 | 第27-28页 |
2. 本次课题不足之处 | 第28页 |
3. 穴位埋线临床展望 | 第28-29页 |
结论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附表 | 第32-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
文献综述 | 第35-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