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1 绪论 | 第8-15页 |
| ·主题来源 | 第8-9页 |
|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9-10页 |
| ·研究目的 | 第9页 |
|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 ·课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 ·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 ·现实意义 | 第11页 |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1-15页 |
| ·影像艺术研究的现状 | 第11-12页 |
| ·新媒体传播研究的现状 | 第12-13页 |
| ·校园文化研究的现状 | 第13-15页 |
| 2 影像艺术与大学校园文化 | 第15-21页 |
| ·大学校园文化的构建 | 第15-16页 |
| ·文化视野中的大学 | 第15页 |
| ·大学文化的概念 | 第15-16页 |
| ·新媒体视阈下的视觉影像艺术 | 第16-19页 |
| ·影像技术的转变 | 第16-18页 |
| ·影像艺术传播观念的突变 | 第18-19页 |
| ·校园文化构建中影像创作主体的延展 | 第19页 |
| ·大学文化构建中的视觉影像艺术的呈现方式 | 第19-21页 |
| 3 影像艺术在大学校园文化构建中的功能 | 第21-43页 |
| ·影像对大学历史文脉的文献传承意义 | 第21-28页 |
| ·影像文化的记录作用 | 第21-24页 |
| ·作为大学文化研究手段的影像表达 | 第24-26页 |
| ·影像在大学校园文化构建中的传承效果 | 第26-28页 |
| ·影像对大学精神内涵的价值传播作用 | 第28-36页 |
| ·当代大学文化传播的形象性 | 第28-30页 |
| ·自媒体时代传播方式的转变 | 第30-32页 |
| ·影像与大学文化的价值传播 | 第32-36页 |
| ·影像对大学人品格的形象塑造功能 | 第36-42页 |
| ·美育与育人 | 第36-39页 |
| ·形象的教育互动 | 第39-40页 |
| ·主体价值观的塑造 | 第40-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4 影像艺术在大学文化构建中的应用——以浙江农林大学的生态文化建设为例 | 第43-53页 |
| ·生态文化与影像呈现 | 第43-44页 |
| ·影像艺术的生态意识回归 | 第43页 |
| ·浙江农林大学的生态文化内涵建设 | 第43-44页 |
| ·影像在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化构建中作用和可行性建议 | 第44-53页 |
| ·生态文化的影像书写 | 第45-47页 |
| ·生态理念的形象传播 | 第47-51页 |
| ·生态研究的影像运用 | 第51-52页 |
| ·可行性建议 | 第52-53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 ·结论 | 第53页 |
| ·展望 | 第53-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