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琼东南盆地新生代沉降—热演化模拟

作者简介第1-8页
摘要第8-12页
ABSTRACT第12-1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9-30页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9页
 §1.2 选题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第19-27页
     ·盆地沉降史与热史模拟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9-26页
     ·琼东南盆地沉降—热模拟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26-27页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7-28页
     ·论文研究内容第27-28页
     ·研究技术路线第28页
 §1.4 完成的工作量及创新点第28-30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第30-37页
 §2.1 南海北部陆缘地质概况第30-33页
 §2.2 琼东南盆地的构造沉积特征第33-37页
第三章 盆地沉降—热模拟原理与方法第37-46页
 §3.1 盆地沉降埋藏史模拟方法概述第37-40页
     ·埋藏史恢复第37-39页
     ·盆地构造沉降史恢复第39-40页
 §3.2 盆地热史模拟第40-43页
     ·基于热指标的热史恢复第40-42页
     ·构造—热演化恢复第42-43页
 §3.3 岩石圈伸展过程与沉降—热过程耦合模拟第43-46页
     ·岩石圈伸展过程模拟第43-44页
     ·裂后异常沉降过程模拟第44-45页
     ·模拟所用主要参数赋值第45-46页
第四章 盆地沉降史模拟分析第46-92页
 §4.1 数据与参数第46-62页
     ·层位数据第46-49页
     ·岩性参数第49-58页
     ·水深分布第58-62页
 §4.2 琼东南盆地沉降特征第62-85页
     ·琼东南盆地构造演化期次划分第63-65页
     ·初始裂陷期盆地沉降特征第65-67页
     ·强烈裂陷期盆地沉降特征第67-73页
     ·缓慢沉降期盆地沉降特征第73-79页
     ·快速沉降期盆地沉降特征第79-85页
 §4.3 琼东南盆地沉降演化的时空差异第85-91页
 §4.4 小结第91-92页
第五章 琼东南盆地热演化模拟分析第92-107页
 §5.1 琼东南盆地现今地热特征第92-95页
 §5.2 典型区域热指标演化特征第95-98页
 §5.3 琼东南盆地热流演化过程第98-103页
 §5.4 琼东南盆地地热演化的时空差异性第103-106页
 §5.5 小结第106-107页
第六章 琼东南盆地深部动力学过程及其与沉降—演化过程耦合第107-148页
 §6.1 琼东南盆地岩石圈伸展过程第107-123页
     ·伸展系数时空演化第107-117页
     ·应变速率时空演化第117-123页
 §6.2 琼东南盆地裂后异常沉降过程第123-130页
     ·缓慢沉降期裂后异常沉降特征第123-125页
     ·快速沉降期裂后异常沉降特征第125-130页
 §6.3 深部过程与盆地沉降—热演化的时空配置关系第130-143页
 §6.4 琼东南盆地形成演化与南海扩张演化的关系第143-145页
 §6.5 小结第145-148页
结论与认识第148-151页
致谢第151-152页
参考文献第152-158页

论文共1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震反演技术在尼日利亚尼日尔三角洲储层特征描述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长江中下游网纹红土中氧化铁矿物相及其气候环境意义--以安徽宣城红土剖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