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S与GIS的白沙灌区土壤墒情监测系统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引言 | 第10-16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5-16页 |
| 2 研究区域概况与资料的选取 | 第16-22页 |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6-17页 |
| ·白沙灌区遥感数据来源及选取 | 第17-18页 |
| ·遥感数据的选择 | 第17页 |
| ·MODIS产品数据选取 | 第17-18页 |
| ·MODIS数据预处理 | 第18-19页 |
| ·数据的投影转换 | 第18页 |
| ·数据切割与参数计算 | 第18-19页 |
| ·土壤墒情基础资料的收集 | 第19-20页 |
| ·土壤墒情监测站点的布设与数据采集 | 第20-22页 |
| ·墒情站点的布设 | 第20-21页 |
| ·土壤墒情监测站数据的采集 | 第21-22页 |
| 3 基于MODIS的土壤墒情遥感监测模型研究 | 第22-28页 |
| ·基于热惯量法的遥感监测方法 | 第23-25页 |
| ·基于植被供水指数法的遥感监测方法 | 第25-26页 |
| ·基于遥感监测模型的数据选取 | 第26-28页 |
| 4 白沙灌区土壤墒情监测系统的设计 | 第28-44页 |
| ·系统体系设计 | 第28-30页 |
| ·系统总体设计 | 第28页 |
| ·系统结构设计 | 第28-30页 |
| ·系统功能设计 | 第30-36页 |
| ·土壤墒情信息管理子系统 | 第30-33页 |
| ·土壤墒情遥感监测子系统 | 第33-34页 |
| ·网络信息发布子系统 | 第34-35页 |
| ·数据库管理子系统 | 第35-36页 |
| ·数据库的设计 | 第36-41页 |
| ·设计原则与目标 | 第36-37页 |
| ·数据库的组成 | 第37-38页 |
| ·属性数据库设计 | 第38-40页 |
| ·空间数据库设计 | 第40-41页 |
| ·系统开发的技术支持 | 第41-43页 |
| ·ADO.NET技术 | 第41-42页 |
| ·ArcGIS Server | 第42页 |
| ·GIS开发组件—ArcGIS Engine | 第42-43页 |
| ·系统开发与运行环境 | 第43-44页 |
| ·系统开发环境 | 第43页 |
| ·系统运行环境 | 第43-44页 |
| 5 白沙灌区土壤墒情监测系统的实现及应用 | 第44-60页 |
| ·系统的数据处理流程 | 第44-45页 |
| ·系统主要界面 | 第45-46页 |
| ·系统的应用成果 | 第46-60页 |
| ·墒情监测结果统计分析 | 第46-50页 |
| ·监测区的土壤墒情遥感监测 | 第50-53页 |
| ·系统的其他应用 | 第53-60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 ·结论 | 第60页 |
| ·展望 | 第60-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附录A 白沙灌区土壤墒情数据库的数据字典 | 第66-69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