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薯类作物论文--马铃薯(土豆)论文

马铃薯ACO和ACS基因过表达与RNAi载体的构建及遗传转化

缩略语表第1-6页
摘要第6-8页
Summary第8-10页
第一章 综述第10-19页
   ·乙烯与马铃薯的休眠第10-11页
     ·乙烯的生理功能第10页
     ·乙烯的生物合成途径第10页
     ·马铃薯的休眠第10-11页
     ·乙烯与马铃薯的休眠第11页
   ·RNAi 技术的研究第11-14页
     ·RNAi 的发现第11-12页
     ·RNAi 作用机制第12-13页
     ·RNAi 的应用第13-14页
   ·农杆菌介导的马铃薯遗传转化第14-17页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机理及过程第14-15页
     ·农杆菌介导的马铃薯遗传转化影响因素第15-17页
   ·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第17-19页
     ·研究目的意义第17-18页
     ·技术路线第18-19页
第二章 马铃薯 ACO 和 ACS 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第19-38页
   ·前言第19-20页
   ·试验材料第20-22页
     ·植物材料第20页
     ·菌株和质粒第20页
     ·酶与试剂第20页
     ·溶液配方及常用抗生素与激素的配制第20-21页
     ·大肠杆菌 DH5α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21-22页
     ·仪器与设备第22页
     ·生物信息学分析数据及软件第22页
   ·试验方法第22-29页
     ·马铃薯 ACO 和 ACS 基因的克隆第22-29页
       ·马铃薯叶片总 RNA 的提取第22-24页
       ·cDNA 第一链的合成第24页
       ·引物设计及基因克隆第24-29页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9页
   ·结果与分析第29-37页
     ·马铃薯 ACO 和 ACS 基因的克隆第29-31页
       ·马铃薯叶片总 RNA 的提取及 cDNA 的合成第29页
       ·马铃薯 ACO 和 ACS 全长基因及相应 RNAi 目标区段的克隆第29-31页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1-37页
       ·马铃薯 ACO 和 ACS 基因序列分析第31页
       ·马铃薯 ACO 和 ACS 蛋白序列分析第31-32页
       ·不同植物 ACO 和 ACS 蛋白质序列比对第32-33页
       ·同其他物种的进化关系聚类分析第33-35页
       ·马铃薯 ACO 和 ACS 其他二级结构亲水性和疏水性预测分析第35-36页
       ·马铃薯 ACO 和 ACS 蛋白质三级结构预测第36-37页
   ·讨论第37-38页
第三章 过表达载体与 RNAi 载体构建第38-49页
   ·前言第38页
   ·试验材料第38-40页
     ·菌株和质粒第38-39页
     ·酶与试剂第39页
     ·溶液配方及常用抗生素与激素的配制第39页
     ·农杆菌 LBA4404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39-40页
     ·仪器与设备第40页
   ·方法第40-44页
     ·马铃薯 ACO 和 ACS 正义表达载体的构建第40-42页
       ·pMD18-T-ACO 质粒提取第40页
       ·pMD18-T-ACO 双酶切及酶切产物回收第40-41页
       ·pBI121 载体双酶切及酶切产物回收第41页
       ·目的基因和表达载体的连接第41-42页
       ·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第42页
       ·蓝白斑筛选及 PCR 检测第42页
       ·提取质粒并酶切检测第42页
     ·RNAi 载体构建第42-44页
       ·入门载体的构建第42-43页
       ·RNAi 表达载体的构建第43页
       ·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第43页
       ·蓝白斑筛选及 PCR 检测第43-44页
       ·提取质粒并酶切检测第44页
   ·结果与分析第44-47页
     ·马铃薯 ACO 和 ACS 正义表达载体的构建第44-46页
       ·pMD18-T-ACO 及 pBI121 载体双酶切第44-45页
       ·pBI121-ACO 和 pBI121-ACS 载体双酶切鉴定第45-46页
     ·pHellsgate8-ACO 及 pHellsgate8-ACS 酶切鉴定第46-47页
   ·讨论第47-49页
第四章 马铃薯遗传转化第49-57页
   ·试验材料第49-51页
     ·植物材料第49页
     ·菌株和质粒第49页
     ·酶与试剂第49页
     ·溶液配方及常用抗生素与激素的配制第49-51页
   ·方法第51-53页
     ·马铃薯材料的获得第51页
       ·马铃薯试管苗的繁殖第51页
       ·马铃薯试管薯的诱导第51页
     ·农杆菌介导的马铃薯试管薯遗传转化第51-52页
       ·农杆菌的转化第51-52页
       ·农杆菌工程菌的制备第52页
       ·外植体浸染与植株再生第52页
     ·转基因植株抗性筛选及 PCR 检测第52-53页
   ·结果与分析第53-55页
     ·转基因植株的诱导第53-54页
     ·生根筛选第54页
     ·转基因植株的检测第54-55页
   ·讨论第55-57页
第五章 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5页
致谢第65-66页
导师简介第66-67页
作者简介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栽培模式下优化施肥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和土壤水分、养分的影响
下一篇:油橄榄繁殖生态学特性研究--以莱星和鄂植8号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