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职能视角下公众参与社会管理问题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技术路线图与创新点 | 第15-17页 |
·技术路线图 | 第15-16页 |
·创新点 | 第16-17页 |
2 政府职能视角下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基本概念 | 第17-18页 |
·公众参与的含义 | 第17页 |
·社会管理的含义 | 第17-18页 |
·政府及政府职能的含义 | 第18页 |
·政府职能转变的含义 | 第18页 |
·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本理论 | 第18-21页 |
·公共治理理论 | 第18-19页 |
·协商民主理论 | 第19页 |
·公民社会理论 | 第19-20页 |
·政府失灵理论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3 政府职能视角下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2-30页 |
·政府职能视角下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现状分析 | 第22-24页 |
·建立起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制度 | 第22-23页 |
·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领域不断扩大 | 第23页 |
·公众参与方式得到创新 | 第23-24页 |
·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4-26页 |
·公众参与意识及能力不强 | 第24-25页 |
·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制度性保障不足 | 第25页 |
·公众参与途径及方式简单被动 | 第25-26页 |
·公众参与缺乏必要的信息来源 | 第26页 |
·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6-29页 |
·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制约 | 第26-27页 |
·政府管理理念相对落后 | 第27页 |
·政府职能转变具有滞后性 | 第27-28页 |
·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 第28页 |
·政府对公众参与保护不足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4 国外政府推进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经验和启示 | 第30-36页 |
·国外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模式 | 第30-31页 |
·美国公众参与模式 | 第30页 |
·北欧公众参与模式 | 第30-31页 |
·委内瑞拉公众参与模式 | 第31页 |
·国外政府推进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经验 | 第31-32页 |
·公众广泛参与社会管理 | 第31-32页 |
·政府与民间组织开展合作 | 第32页 |
·为公众参与提供专业知识 | 第32页 |
·国外政府推进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对我国启示 | 第32-35页 |
·坚持社会民主 | 第32-33页 |
·保证政府信息公开透明 | 第33页 |
·积极扶持社会组织 | 第33-34页 |
·为公众参与提供资金及法律保障 | 第34页 |
·加大对社会工作者的培训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5 政府推进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建议 | 第36-43页 |
·完善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保障机制 | 第36-38页 |
·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法律体系 | 第36页 |
·降低公众参与社会管理门槛 | 第36-37页 |
·拓宽公众参与渠道 | 第37-38页 |
·创新公众参与管理机制 | 第38-39页 |
·转变政府社会管理内容 | 第38页 |
·转变政府社会管理手段 | 第38页 |
·规范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制度 | 第38-39页 |
·培育公众参与社会管理能力 | 第39-40页 |
·增强公众参与主体意识 | 第39-40页 |
·提高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水平 | 第40页 |
·完善社会管理参与人才专业化队伍建设 | 第40页 |
·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作用 | 第40-42页 |
·发挥人民团体的社会管理职能 | 第40-41页 |
·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社会管理职能 | 第41页 |
·推进公众参与社会管理规范化程度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