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御制文献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绪论 | 第14-23页 |
(一) 写作缘起与选题意义 | 第14-15页 |
(二) 研究对象与范围 | 第15-17页 |
(三) 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1. 御制文献的整理及研究 | 第18-19页 |
2. 明代御制文献的整理及研究 | 第19-21页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1-23页 |
一、明代御制文献概论 | 第23-38页 |
(一) 明代御制文献的学术背景 | 第23-31页 |
1 御制文献的发展概况 | 第23-27页 |
2. 御制文献与官修文献 | 第27-28页 |
3. 御制文献的重要标识 | 第28-31页 |
(二) 明代御制文献的时代背景 | 第31-33页 |
(三) 明代御制文献的编撰原因 | 第33-34页 |
(四) 明代御制文献的著录概况 | 第34-38页 |
二、明代御制文献考述 | 第38-149页 |
凡例 | 第38-41页 |
经部 | 第41-60页 |
易类 | 第41-42页 |
书类 | 第42-46页 |
诗类 | 第46-47页 |
礼类 | 第47页 |
春秋类 | 第47-50页 |
群经总义类 | 第50-54页 |
四书类 | 第54-57页 |
小学类 | 第57-60页 |
史部 | 第60-125页 |
正史类 | 第60-63页 |
编年类 | 第63-73页 |
杂史类 | 第73-78页 |
诏令奏议类 | 第78-93页 |
传记类 | 第93-98页 |
地理类 | 第98-102页 |
职官类 | 第102-104页 |
政书类 | 第104-121页 |
目录类 | 第121-123页 |
史评类 | 第123-125页 |
子部 | 第125-136页 |
儒家类 | 第125-129页 |
医家类 | 第129页 |
天文历数类 | 第129页 |
艺术类 | 第129-130页 |
杂家类 | 第130-133页 |
类书类 | 第133页 |
释家类 | 第133-134页 |
道家类 | 第134-136页 |
集部 | 第136-149页 |
别集类 | 第136-144页 |
总集类 | 第144-148页 |
词曲类 | 第148-149页 |
三、明代御制文献的分类 | 第149-165页 |
(一) 从文献内容上看 | 第149-157页 |
1. 经部 | 第150-152页 |
2. 史部 | 第152-154页 |
3. 子部 | 第154-156页 |
4. 集部 | 第156-157页 |
(二) 从参与方式上看 | 第157-161页 |
1. 御著类 | 第158-160页 |
2. 敕撰类 | 第160-161页 |
3. 御审类 | 第161页 |
(三) 从目的意图上看 | 第161-165页 |
1. 治国理政 | 第162页 |
2. 尊经崇史 | 第162-163页 |
3. 垂训儆戒 | 第163-164页 |
4. 闲情逸致 | 第164页 |
5. 实用工具 | 第164-165页 |
四、明代御制文献的编撰历史 | 第165-183页 |
(一) 明代中前期(洪武至正德) | 第165-177页 |
1. 明太祖朱元璋 | 第165-169页 |
2. 明惠帝朱允炆 | 第169页 |
3. 明成祖朱棣 | 第169-172页 |
4. 明仁宗朱高炽 | 第172-173页 |
5. 明宣宗朱瞻基 | 第173-174页 |
6. 明英宗朱祁镇 | 第174页 |
7. 明代宗朱祁钰 | 第174-175页 |
8. 明宪宗朱见深 | 第175-176页 |
9. 明孝宗朱祐樘 | 第176-177页 |
(二) 明代中后期(正德至崇祯) | 第177-183页 |
10. 明武宗朱厚照 | 第177页 |
11. 明世宗朱厚熄 | 第177-179页 |
12. 明穆宗朱载垕 | 第179页 |
13. 明神宗朱翊钧 | 第179-180页 |
14. 明光宗朱常洛 | 第180页 |
15. 明熹宗朱由校 | 第180-181页 |
16. 明思宗朱由检 | 第181-183页 |
五、明代御制文献的特点 | 第183-192页 |
(一) 明代御制文献的一般特点 | 第183-189页 |
1. 多样性 | 第183-184页 |
2. 权威性 | 第184-186页 |
3. 私密性 | 第186-187页 |
4 连续性 | 第187-189页 |
(二) 明代御制文献的突出特点 | 第189-192页 |
1. 个体性 | 第189-190页 |
2. 时效性 | 第190-192页 |
六、明代御制文献的价值及局限 | 第192-200页 |
(一) 明代御制文献的价值 | 第192-198页 |
1. 社会历史价值 | 第193-194页 |
2. 学术价值 | 第194-198页 |
(二) 明代御制文献的局限 | 第198-200页 |
结语 | 第200-201页 |
参考文献 | 第201-205页 |
附录 | 第205-234页 |
致谢 | 第2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