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居住区规划论文

城市小格网交通倡导下的居住街区规划设计研究--以济南老城区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研究背景第10-12页
     ·城市交通拥堵严重,老城区尤为突出第10-11页
     ·政策与市场影响下的用地形势第11-12页
     ·封闭小区不适应老城区的发展,缺乏新居住模式第12页
   ·研究价值第12-13页
     ·理论价值第12页
     ·应用价值第12-13页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3-15页
     ·研究内容第13-14页
     ·研究方法第14-15页
   ·研究框架第15-16页
第2章 小格网-居住街区相关基础研究第16-34页
   ·相关概念界定第16-18页
     ·小格网交通第16页
     ·街区第16-17页
     ·居住街区第17-18页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进展第18-24页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第18-22页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进展第22-24页
     ·相关理论研究综合评述第24页
   ·国内外典型居住街区实践与分析第24-32页
     ·温哥华协和太平洋社区第25-26页
     ·巴黎Portzampark开放街区第26-28页
     ·邯郸国贸新城第28-29页
     ·北京建外SOHO片区第29-32页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3章 济南市住区现状分析与小格网居住街区第34-58页
   ·济南住区发展历程与演变第34-42页
     ·济南市住区发展历程第35-38页
     ·济南住宅小区规划模式的困境第38-42页
   ·居住小区对城市格网交通的影响分析第42-49页
     ·理想格网交通与现状格网交通类型第42-44页
     ·格网交通便捷度影响因子定义第44-45页
     ·居住小区对格网交通影响的定量分析第45-49页
   ·小格网-居住街区模式的倡导第49-58页
     ·济南老城区倡导小格网-居住街区原因第49-50页
     ·济南市老城区格网建设水平与居民出行第50-52页
     ·小格网-居住街区的利与弊第52-58页
第4章 城市小格网居住街区整体规划设计第58-82页
   ·小格网道路骨架第58-66页
     ·小格网道路对居民出行的影响第58-61页
     ·小格网的规模与尺度第61-64页
     ·小格网道路的营造模式第64-66页
   ·功能有机复合第66-72页
     ·功能复合的布局形式第66-69页
     ·功能复合程度分析第69-71页
     ·营造方式第71-72页
   ·服务设施共享第72-75页
     ·公益服务设施布局规划第72-74页
     ·商业服务业设施布局规划第74-75页
   ·步行、公交导向第75-79页
     ·公交进入居住街区第75-76页
     ·居住街区密度与公交点的分布一致第76-77页
     ·城市公交干线与居住街区一体化规划第77-78页
     ·限制小汽车的使用第78-79页
   ·开放连续系统第79-82页
     ·公共交通和步行的连续性设计第79-80页
     ·开放空间的层次性设计第80页
     ·地方特色的步行空间第80-82页
第5章 小格网居住街区在济南老城区的实施第82-94页
   ·实施策略第82-88页
     ·整体构架式第82-84页
     ·片区改造式第84-87页
     ·街区填入式第87-88页
   ·实施难点第88-91页
     ·土地可得性带来的难度第88-89页
     ·我国目前住区管理模式问题第89-90页
     ·当前的规划的局限第90-91页
   ·实施的思考与建议第91-94页
     ·思考第91页
     ·建议第91-94页
第6章 结论第94-96页
   ·结论第94-95页
   ·研究的局限和不足第95页
   ·展望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99页
调研问卷表格第99-100页
后记第100-10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济南泺口服装市场空间扩展及其影响研究
下一篇:劳动密集型专业化小城镇空间发展研究--以山东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