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压钻井液动态模拟装置的设计与制作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引言 | 第9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钻井液循环模拟实验装置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0-16页 |
·常规钻井液模拟实验装置 | 第10-12页 |
·钻井液循环模拟实验装置 | 第12-16页 |
·钻井液模拟实验装置的需求及其发展趋势 | 第16页 |
·FLUENT 软件在钻井液循环模拟中的应用 | 第16-18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第18-20页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钻井液静态/动态滤失性评价装置与方法研究 | 第20-30页 |
·引言 | 第20页 |
·常规钻井液滤失性能评价装置与方法 | 第20-21页 |
·API 滤失仪(滤纸)测试法 | 第20页 |
·API 滤失仪(砂床)测试法 | 第20-21页 |
·FA 型砂床滤失仪法 | 第21页 |
·动态砂床滤失仪法 | 第21-23页 |
·常规钻井液滤失性能的评价 | 第23-24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23页 |
·API 滤失量实验 | 第23-24页 |
·砂床滤失量的测定 | 第24-27页 |
·砂砾粒径的选择 | 第24页 |
·窄粒度范围砂床滤失实验 | 第24-26页 |
·宽粒度范围砂床滤失实验 | 第26-27页 |
·钻井液动态滤失性能的评价 | 第27-28页 |
·砂砾粒度为 10—20 目的动态砂床滤失量 | 第27-28页 |
·砂砾粒度为 20—40 目的动态砂床滤失量 | 第28页 |
·静态/动态砂床试验对比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水基钻井液垂直环空中流动特性数值模拟 | 第30-39页 |
·前言 | 第30页 |
·Fluent 软件简介 | 第30-32页 |
·FLUNET 软件的结构 | 第30-31页 |
·FLUNET 软件的求解步骤 | 第31-32页 |
·边界条件的设定 | 第32页 |
·基本物理模型 | 第32-33页 |
·模型简化和假设 | 第32-33页 |
·几何建模和网格划分 | 第33页 |
·数学控制方程与计算方法 | 第33-35页 |
·数学控制方程 | 第33-34页 |
·计算方法 | 第34-35页 |
·边界条件与材料属性 | 第35-36页 |
·边界条件 | 第35页 |
·材料属性 | 第35-36页 |
·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36-38页 |
·水基钻井液在环空中的特性分析 | 第36-37页 |
·岩屑在环空中的特性分析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原模拟井筒中钻井液流动特性数值模拟 | 第39-45页 |
·前言 | 第39页 |
·基本物理模型 | 第39-40页 |
·原常压模拟井筒规格 | 第39页 |
·几何建模和网格划分 | 第39-40页 |
·气液两相流型与控制方程 | 第40-41页 |
·气液两相 | 第40页 |
·控制方程 | 第40-41页 |
·边界条件与材料属性 | 第41页 |
·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41-44页 |
·钻井液动态流动数值模拟 | 第41-42页 |
·钻井液在环空中携岩数值模拟 | 第42-43页 |
·气侵期间环空气液两相流动数值模拟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耐压钻井液动态循环模拟装置的研制 | 第45-64页 |
·引言 | 第45页 |
·原钻井液循环模拟装置的改进 | 第45-46页 |
·原钻井液循环模拟装置管路的改进 | 第45-46页 |
·增加加岩屑口 | 第46页 |
·模拟装置设计的理论依据 | 第46-53页 |
·钻井液循环水力学 | 第46-49页 |
·钻井液流变学 | 第49-50页 |
·相似理论 | 第50-53页 |
·耐压钻井液动态模拟装置的方案设计 | 第53-54页 |
·模拟装置的设计原则 | 第53-54页 |
·模拟装置的流程设计 | 第54页 |
·模拟装置的功能设计 | 第54页 |
·耐压钻井液动态模拟装置的结构设计 | 第54-63页 |
·模拟井筒的设计 | 第55-59页 |
·模拟钻井液泵的选型 | 第59-60页 |
·流量计的选型 | 第60-61页 |
·压力表的选型 | 第61-62页 |
·高压视镜的设计与选型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4-65页 |
·总结 | 第64页 |
·建议 | 第64-65页 |
附录 | 第65-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75-76页 |
详细摘要 | 第76-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