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引言 | 第11页 |
·硝基苯废水的特点及危害 | 第11-12页 |
·硝基苯废水处理技术现状 | 第12-13页 |
·物理化学法 | 第12-13页 |
·化学氧化法 | 第13页 |
·生物降解法 | 第13页 |
·零价铁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3-16页 |
·零价铁还原转化机理 | 第14-15页 |
·二元金属系统 | 第15页 |
·纳米铁系统 | 第15-16页 |
·零价铁组合工艺应用 | 第16页 |
·超声技术发展现状 | 第16-20页 |
·超声化学发展历程 | 第16-17页 |
·超声空化理论 | 第17-18页 |
·超声降解技术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超声技术与其他技术联用 | 第19-20页 |
·课题研究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3页 |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3-29页 |
·试验材料 | 第23-24页 |
·铁屑体视显微镜分析 | 第23页 |
·试验试剂 | 第23-24页 |
·试验仪器 | 第24页 |
·分析测试方法 | 第24-29页 |
·气相色谱对硝基苯、苯胺的检测 | 第24-26页 |
·Fe~(2+)、Fe~(3+)离子测定 | 第26页 |
·体视显微镜观测 | 第26页 |
·其他测试方法 | 第26页 |
·自制简易厌氧操作箱 | 第26-29页 |
第三章 零价铁还原硝基苯效能及动力学研究 | 第29-43页 |
·零价铁还原硝基苯产物分析 | 第29-30页 |
·零价铁还原硝基苯质量计算 | 第30-32页 |
·质量平衡 | 第30-31页 |
·硝基苯挥发损失试验 | 第31-32页 |
·初始pH 值对零价铁还原硝基苯的影响 | 第32-39页 |
·硝基苯降解率随初始pH 值变化 | 第32-33页 |
·苯胺浓度随不同初始pH 值变化 | 第33-34页 |
·pH 变化 | 第34-35页 |
·硝基苯动力学分析 | 第35-37页 |
·苯胺动力学分析 | 第37-38页 |
·Fe~(2+)随pH 变化 | 第38-39页 |
·零价铁浓度对还原硝基苯影响 | 第39-40页 |
·体式显微镜分析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强化零价铁还原硝基苯效能研究 | 第43-61页 |
·Fe~(2+)强化零价铁还原硝基苯 | 第43-50页 |
·试验装置与方法 | 第43页 |
·不同Fe~(2+)浓度对零价铁还原硝基苯的影响 | 第43-45页 |
·不同初始Fe~(2+)浓度下Fe~(2+)浓度变化 | 第45-46页 |
·Fe~(2+)强化还原过程中pH 和ORP 变化 | 第46-47页 |
·Fe~(2+)强化还原反应动力学研究 | 第47-49页 |
·体式显微镜分析 | 第49-50页 |
·超声强化零价铁还原硝基苯 | 第50-54页 |
·试验装置与方法 | 第50页 |
·不同超声强度对零价铁还原的影响 | 第50-51页 |
·不同超声功率下 Fe~(2+)浓度变化 | 第51页 |
·还原过程中 pH 和 ORP 变化 | 第51-52页 |
·还原动力学研究 | 第52-54页 |
·超声Fe~(2+)复合强化零价铁还原硝基苯 | 第54-58页 |
·试验装置与方法 | 第54-55页 |
·超声Fe~(2+)还原硝基苯效果 | 第55页 |
·还原过程中 pH 和 ORP 变化 | 第55-56页 |
·超声 Fe~(2+)影响因素正交试验 | 第56-57页 |
·还原动力学研究 | 第57-58页 |
·体式显微镜分析 | 第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建议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