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9页 |
·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 第12-15页 |
·城市化研究 | 第15-16页 |
·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互动关系的研究 | 第16-19页 |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第19页 |
·本文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19-21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9-20页 |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20-21页 |
第2章 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相互作用机理 | 第21-29页 |
·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内涵 | 第21-23页 |
·产业结构调整 | 第21-22页 |
·城市化的内涵 | 第22-23页 |
·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化的作用机理 | 第23-25页 |
·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影响要素流动促进城市化 | 第23页 |
·产业结构调整通过优化就业结构来影响城市化 | 第23页 |
·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影响人力资本结构提升促进城市职能转变 | 第23-24页 |
·产业结构调整通过产业集聚推进城市化 | 第24页 |
·产业结构调整通过产业转移推进城市化 | 第24-25页 |
·城市化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作用机理 | 第25-27页 |
·城市化扩大消费需求带动产业结构调整 | 第25-26页 |
·城市化通过影响地租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 第26页 |
·城市化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公共服务 | 第26页 |
·城市化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要素供给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3章 指标体系构建与现状分析 | 第29-43页 |
·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综合指标体系构建 | 第29-32页 |
·产业结构调整指标体系构建 | 第29-31页 |
·城市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31-32页 |
·评价方法与评价指标说明 | 第32-33页 |
·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综合指标测算与现状分析 | 第33-38页 |
·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综合水平测算 | 第33-36页 |
·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分析 | 第36-38页 |
·山东省城市化水平综合测算与现状分析 | 第38-41页 |
·山东省城市化水平测算 | 第38-39页 |
·山东省城市化发展现状分析 | 第39-41页 |
·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两者关系现状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43-59页 |
·模型设定与实证方法说明 | 第43-44页 |
·实证模型设定 | 第43页 |
·实证分析方法 | 第43-44页 |
·实证结果及解释说明 | 第44-57页 |
·各时间序列的单位根检验 | 第44-45页 |
·协整检验 | 第45-46页 |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第46-47页 |
·VAR模型的建立 | 第47-50页 |
·脉冲响应分析 | 第50-52页 |
·方差分解分析 | 第52-57页 |
·小结 | 第57-59页 |
第5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9-63页 |
·主要结论 | 第59-60页 |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互动发展建议 | 第60-62页 |
·提升非农产业劳动力吸纳能力,为城市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 第60-61页 |
·完善城市基础网络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 第61页 |
·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合理化,实现城市职能转变 | 第61页 |
·引入"循环经济"理念,促进生态产业与生态城市建设 | 第61-62页 |
·扩大开放,吸引外资,促进产业结构国际化和城市化发展 | 第62页 |
·研究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