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4页 |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2-16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2-15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二、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6-20页 |
(一) 国内外工业化和新型工业化的研究 | 第16-19页 |
(二) 工业化与税收政策的研究 | 第19-20页 |
三、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0-24页 |
(一) 研究目标 | 第20页 |
(二) 研究内容 | 第20-23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第二章 新型工业化发展理论 | 第24-33页 |
一、 新型工业化的基本涵义中‘新’的内涵 | 第24-28页 |
(一) 新型工业化的‘新’强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 | 第24-25页 |
(二) 新型工业化的‘新’强调以信息化带动 | 第25-26页 |
(三) 新型工业化的‘新’强调以创新为动力 | 第26页 |
(四) 新型工业化的‘新’强调以效率提高为核心 | 第26-27页 |
(五) 新型工业化的‘新’强调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 | 第27页 |
(六) 新型工业化的‘新’强调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 第27-28页 |
(七) 新型工业化的‘新’强调以实现工业化农业化协调发展 | 第28页 |
(八) 新型工业化的‘新’强调工业化与城镇化适度同步发展 | 第28页 |
二、 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深远意义 | 第28-33页 |
(一) 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种理论的创新 | 第28-30页 |
(二) 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种自然规律 | 第30-31页 |
(三) 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 第31-33页 |
第三章 税收政策促进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机理分析 | 第33-49页 |
一、 促进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的因素分析 | 第33-41页 |
(一) 内部动力 | 第34-36页 |
(二) 企业能力 | 第36-39页 |
(三) 外部推力 | 第39-41页 |
二、 税收政策影响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的机理分析 | 第41-47页 |
(一) 税收政策提高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企业预期收益 | 第42页 |
(二) 税收政策降低新型工业化风险 | 第42-44页 |
(三) 税收激励政策对人力资源供求的影响 | 第44-47页 |
三、 综合分析税收政策对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的影响 | 第47-49页 |
第四章 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 第49-58页 |
一、 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现状 | 第49-50页 |
(一) 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现状 | 第49-50页 |
二、 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中遇到的问题 | 第50-58页 |
(一) 区域经济发展逐渐拉大差距,城乡问题十分突出 | 第50-51页 |
(二) 基础设施建设仍满足不了发展需要 | 第51-52页 |
(三) 生态恶化趋势没有完全遏制 | 第52-53页 |
(四) 工业结构未得到有效调整和优化 | 第53-54页 |
(五) 城镇化发展仍然缓慢 | 第54-55页 |
(六) 文化教育事业有待进一步发展 | 第55-56页 |
(七) 工业技术革新能力薄弱 | 第56页 |
(八) 工业信息化程度不高,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滞后 | 第56-58页 |
第五章 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税收政策及其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 第58-67页 |
一、 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现行的税收政策 | 第58-59页 |
(一) 鼓励民族地区企业技术改造的税收政策 | 第58页 |
(二) 促进高新技术工业发展的税收政策 | 第58-59页 |
(三) 支持民族地区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税收政策 | 第59页 |
二、 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 第59-61页 |
(一) 政策目标不明确 | 第59-60页 |
(二) 政策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 | 第60页 |
(三) 惠政策的低效现象 | 第60页 |
(四) 政策设计不合理 | 第60页 |
(五) 照顾性税收优惠减免政策多 | 第60-61页 |
(六) 对落后技术和产品的限制性税收政策运用不够 | 第61页 |
三、 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税收政策的实证分析 | 第61-67页 |
(一) 样本和数据 | 第61-63页 |
(二) 设立自变量和因变量 | 第63-64页 |
(三) 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第64-67页 |
第六章 我国税收政策促进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的优化建议 | 第67-72页 |
一、 加大研发投入的税收支持力度 | 第67-68页 |
二、 继续改革企业所得税 | 第68-69页 |
三、 促进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自主创新的税收优惠方式 | 第69页 |
四、 促进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的配套税收优惠政策 | 第69-70页 |
五、 研究开征环境税 | 第70-71页 |
六、 改革资源税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5页 |